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关于叶片拉挤梁的问题,专家这样说……

2022-08-15 14:204280
 (1)维斯塔斯
 
到期情况:簇中核心到期,里面内容可以公开使用,后续端无障碍。但核心制约因素还是,碳纤维主梁成本贵于玻纤,预计再过2年碳纤维量会比较高。
 
 
640 (2)
 
 
(2)拉挤技术储备
 
海外:西门子、艾尔姆有碳梁拉挤技术储备,但也都有自身独特的叶片设计技术。
 
 
 
国内:ZC 拉挤技术储备 7-8 年历史,时代新材类似;但部分会选择采购碳梁方式。整体技术壁垒在叶片设计端而非碳梁制造端。
 
 
 
拉挤板厂商:光威、澳盛给维斯塔斯供货,两家扩产+新进入者多。后续预计拉挤板分包环节会长期存在。短期看利好澳盛,市场有望起来,有先发优势、成功经验、成熟过程管控;中长期看竞争加剧。
 
 
 
如果明年叶片产能比较明确会这么多,都会提前谈下一年的预定量,框架性协议,但不会托底。
 
 
 
(3)大叶片产能短缺
 
模具:国内大型叶片制造模具供应商有山东双一、ZC 下面的北玻院、通辉模具,按过往周期经验,模具紧张时交付时间比预期会晚2-5个月。
 
 
 
叶片大型化主要的挑战有:1)小叶型工厂生产大叶型,厂房布局会有问题,要进行新 建产房或厂房改造;2)大型叶片产能投产本身是受限,各家新叶片投产要半年到1年 多一点。
 
 
 
供不应求时价格判断:主机厂为保订单,会包叶片厂的产能,甚至年度大协议、提前付 款等。今年初叶片涨价招标落实,略有上涨,预计后续招标价格会回落。
 
 
 
(4)碳纤维应用经济性
 
碳纤维价格降到多少可以在主机厂规模应用:一般认为大丝束碳纤维价格降到90元 /kg 是极限门槛,预计单价130-140元/kg时,经济型方面可以和玻纤竞争。
 
 
 
成本占比:整个制造成本(含材料成本)占叶片 72-75%,碳板占比在百分之十几。
 
 
 
主要应用是大丝束碳纤维:48K,目前市面上 24K、25K也有。
 
 
 
技术工艺:共有 3 种,1)织物,2)预浸料,3)碳板。目前看碳板工艺(即维斯塔斯
 
  )制造效率、价格等都具备优势。
 
 
 
整体看,一套 90 米玻纤叶片500-600万,换成碳纤为售价不会有实质性增加,但碳纤维减重叶片发电效率和叶片耐久性更好,所以现在倾向于用碳纤维。
 
 
 
 
 
 
 
 
 
Q&A
 
 
 
维斯塔斯
 
 
 
Q:维斯塔斯到期,实质性影响?是全部到期还是核心到期?
 
这是个簇,到期的是核心。核心是采用拉挤碳梁方式来制造风电叶片主梁, 里面涉及到碳梁组合方法、工艺流程。
 
 
 
维斯塔斯核心技术到期后,里面内容就可以公开使用了,按照维斯塔斯做主梁没有什么障碍。到期前,各家厂商都在用拉挤做碳纤维风电叶片主梁,大家做了很多工作,从方法上规避。
 
 
 
问题是,碳纤维主梁不管怎么样成本都比玻纤高,只是一个影响,本质还是叶 片长度和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到期对大家是利好,但大家会考虑到叶片成本、制造效率和终收益情况,来判断是否使用碳纤维拉挤主梁。
 
 
 
有一个应用过程,从没有用,到少量用到大量用,有一个时间周期,不可能突然性放量。维斯塔斯用碳纤维拉挤制作主梁历史非常悠久,在国内大规模应用已经有5-6年,才会到一定量,现在只是应用初期,到期后用的会更多,预计再过2年量会比较高。
 
  
 
拉挤技术储备、拉挤厂商竞争格局
 
 
 
Q:各家拉挤技术、产能储备?
 
主流几家,中材、时代、明阳、中复连众、艾朗等都在做,只是做的程度不一样,有些是和供应商合作开发,有些是自己做如ZC。
 
 
 
中材叶片做得比较早,技术储备比较充分,拉挤技术储备7-8年历史,时代新材也类似,
 
 
 
如果在制造有积累的企业会比较早期的做拉挤技术储备;此外国内新进企业也比较多,如果供应商比较充分,叶片厂还是会采用采购模式而不是自己制造,一旦拉挤供应商产能供应能力都比较好,拉挤碳梁就会变成公开采购。
 
 
 
各家技术本身有不同,每家风电厂对碳梁设计都有自己想法,而拉挤碳梁没有太多技术,只是按叶片厂的要求做出来送到叶片商手里,技术点仍然会在叶片制造企业手里。
 
 
 
Q:拉挤碳梁的定制化程度如何?碳梁供应商稳定性如何?
 
拉挤碳板制造商,是按叶片制造商要求生产出来,然后发到叶片制造厂,叶片制造厂通过特定方式将碳板加工、组合、装配,再去使用,核心在叶片制造厂。
 
 
 
国内真正做拉挤碳板的是光威、澳盛,它们给维斯塔斯供货,其他只是在做尝试。做尝试会有一些基本问题,比如把产线投得很大,没有人用,就会造成设备浪费、负债比较高。一般开几条线,给供应商试用、测评,然后小批量生产,周期也会比较长。
 
 
 
通过2-3年的应用验证,各家叶片制造厂认为碳板技术掌握比较成熟,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时点上。现在可以看到,一些原有的参与者在纷纷扩产,各家也开始投碳板生产线,因为生产拉挤碳板本身门槛并不高,只要能拿到叶片厂订单,盈利能力就能上来。
 
 
 
所以从供应来讲,如果叶片制造厂有需求,碳板产能提升会比较快,但验证、供应商的保供能力等需要时间,过程不可能那么快。
 
 
 
 
 
 
 
Q:未来叶片厂把过程承包是主流,还是像澳盛这样长期存在是主流?
 
跟各家技术思路有关系,早期拉挤碳板供应能力不足,现在只有几家合格供应商。为满足需求,通常叶片制造商会选择自己来做,这样能够控制整个过程的管理。但从整个制造链条来讲,如果供应商充足,仍然会倾向于把这个业务包给下游制造商。
 
 
 
核心技术掌握叶片商手里, 光威、澳盛会长期存在,以它们作为专业碳板制造商,供应能力、质量管控能力、价格、服 务比叶片制造商自己造合适,这是一个长期趋势。
 
 
 
Q:到期后,对原来就做拉挤的企业,是不是负面影响比较大?
 
目前有先发优势、成功经验、成熟过程管控;后期在其他供应商都具备生产能力情况下,就是一个压力,变成价格竞争问题。
 
 
 
Q:叶片大型化模具不够用,导致大叶片产能紧缺,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何? 
 
国内从事大型叶片制造模具供应商有山东双一、中材下面的北玻院、通辉模具。
 
 
 
 
大型模具制造有三个问题:
 
有没有大型设备;
 
有没有足够场地;
 
有没有足够工人,因为这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模具供应商不太可能储备大量产能,他们做法都是将产能大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展位预订】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
展位预定中。欢迎有意向的企业联系我们。最后两个位置:18653463667.

0评论2025-11-04130

硬核破圈!中复神鹰登央视《中华考工记》,揭秘国产碳纤维强劲实力
11月2日,央视《中华考工记》新材料篇重磅开播!直径仅数微米(头发丝1/10)的碳纤维惊艳亮相,这根承载2500年考工之道精神的神

0评论2025-11-04109

“轻骑兵” 托举航天梦:哈玻院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我国于10月31日成功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记者从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

0评论2025-11-04122

【跟团行程】2026JEC WORLD 2026--参观Conbility、FibreCoat、AZL、 ITA复合材料技术企业
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名称: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时间:2026年3月10日-12日展会地点:巴

0评论2025-11-03115

“陆地航母”首台飞行器正式下线!
11月3日,位于广州黄埔区的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标志着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贯通,这也是

0评论2025-11-03310

武汉理工!突破大丝束碳纤维制备技术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牵头的湖北省重点研发尖刀项目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高效率高稳定性制备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团

0评论2025-11-03113

【跟团预定】2026年3月9日-15日,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
参展跟团、预定展位,请联系我们:18653463667.

0评论2025-10-30147

中复神鹰与特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高性能碳纤维材料与民族体育品牌的深度融合
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高性能碳纤维材料与民族体育品牌的深度融合,将以中国高端碳板跑鞋的材料升级与创新突破为支点,推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10-30149

中威公司与中山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 携手推进碳纤维电动水翼船技术研发与船型性能优化
近日,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海汇平台的支持和对接下,中山大学与珠江船务旗下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威公司

0评论2025-10-30127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展示全尺寸CFRP液氢储罐测试件 助力零排放航空发展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轻量化系统结构研究所展出1.9米热压罐灌注复合材料结构件,该成果属于LUFO UpLift项目,致力于在2040年前将液氢

0评论2025-10-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