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吉林税务:从跟跑到领跑,离不开税收助跑

2023-11-03 15:313570
干净的厂区、整齐的厂房、先进的设备……在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生产车间,一条条雪白的碳纤维原丝正经过1000多摄氏度的炙烤,逐渐蜕变为黑亮的碳纤维。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看来,吉林化纤的发展之路与碳纤维的蜕变之路有着相似之处——在无技术、无图纸、无市场的“三无”困境中一路破局,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我们从跟跑、并跑到如今的领跑,离不开税收的助跑。税收的一路支持,为我们继续走好‘新丝路’带来了信心和底气。”宋德武说。

 

75a8602b9c776199da18b57f59996ef.jpg

 

技术革新领域累计投资数十亿元

记者在吉林化纤生产车间看到,一束宽度只有1cm左右的碳纤维丝束,竟由约2500根单丝组成。更令记者惊讶的是,这细若发丝的碳纤维含碳量超90%,强度是普通钢材的7倍~8倍,重量却只有其1/4,还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等特性。“正因如此,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和‘新材料之王’。”宋德武说。

吉林化纤最初依靠人造丝等普通纤维材料起家,用量虽大但利润微薄。相较而言,高端纤维材料性能优势明显、应用领域广泛。经过深入的前期调研,吉林化纤决定开拓新材料这一新领域。不过,新材料的技术门槛很高。宋德武介绍,以吉林化纤瞄准的碳纤维赛道为例,碳纤维原丝的技术含量约占碳纤维生产技术含量的70%,原丝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丝的质量。受技术和市场的限制,吉林化纤在探索初期一度面临无技术、无图纸、无市场的“三无”困境,研究不出生产高质量原丝的技术,更别提生产碳纤维了。

面对困境,吉林化纤与高校开展联合攻关,摸索出一套技术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产量高的碳纤维生产技术,打破了国内碳纤维只能依赖进口的局面。如今,吉林化纤碳纤维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100%,实现了小丝束专业化高性能、大丝束通用化高品质。今年3月份,吉林化纤凭借在碳纤维领域的创新突破,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选为“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攻克技术难关离不开资金支持,吉林化纤在技术革新方面累计投入金额达到数十亿元。据吉林化纤财务部门统计,近3年,吉林化纤集团及其子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累计减免税款1.21亿元,取得出口退税款2.68亿元,取得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款2.25亿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我们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自主研发和设备更新,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宋德武说。

借力纳税服务持续强化税务内控

在吉林化纤子公司吉林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厂区内,展示着一个长约50cm的风电叶片,这一叶片中就用到了吉林化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只是我们碳纤维材料的诸多应用场景之一。”宋德武告诉记者,小到鱼竿、羽毛球拍、自行车,大到医疗器械、汽车、风电叶片,都有可能用到碳纤维材料。今年初,吉林化纤将碳纤维助剂项目等列为2023年重点新建项目,碳纤维产业高端化、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吉林化纤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业务板块日益丰富,企业对涉税风险防控工作愈发关注。为了按时合规完成纳税申报等日常工作,吉林化纤在集团层面和下属子公司均设有专门的税务岗位,负责税务核算等事项;为了及时掌握最新税收政策,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吉林化纤组织财税业务骨干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集体研究税收政策要点,并结合实际判断企业能否适用政策;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吉林化纤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定期开展税务风险体检,防患于未然。

在企业努力做好内部税务管理的同时,税务部门提供了周到的服务。记者了解到,吉林市税务部门选派了两名业务素质高的党员干部作为联络员,专门对接处理吉林化纤的涉税事项,按月开展纳税申报及相关事项审核及交流,按季度开展涉税相关信息交换,按年度计划通过行业税务风险分析等方式对企业开展税务体检,帮助企业不断建立健全税务内控体系。“税务部门主动提示提醒、定向跟进辅导,既帮我们充分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我们开展精准化、集约化的内部税务管理。”宋德武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税务风险内控体系比较完善,集团公司和成员企业持续保持着较高的税法遵从度。吉林化纤副总会计师、财务部长陈福连,集团两家下属子公司副总会计师曲大军、李维林,还受邀成为税务部门的特约监督员,对税务部门及税务干部履行职责、规范执法、文明服务、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监督。在宋德武看来,这是对吉林化纤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的一种肯定,也激励着企业不断提高自觉遵从税法的意愿和能力。

企业规模越大越要重视税务合规

2023年上半年,吉林化纤实现工业总产值89.6亿元,同比增长13%。作为吉林化纤近年来迅速发展和壮大的新型产品系列,碳纤维板块实现产值41.1亿元,同比增长30%。同时,吉林化纤正加快推进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的综合生产能力。

宋德武认为,大企业在拓展业务范围、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内部税务管理水平要同步跟上,这将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求生存、谋发展。对横跨多个领域的大企业来说,不同领域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税务处理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对成员企业数量较多的大企业来说,子公司出现税务问题可能影响集团整体的纳税信用水平;对开展国际业务的大企业来说,跨境业务本就较为复杂,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较大。大企业自身体量较大,如果不能处理好税务问题,即使一点细节上的小失误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大风险。“我们是一家国有企业,下属有控股上市公司,做好税务合规工作、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作为国有企业应有的责任,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宋德武说。

“吉林化纤四大纤维增长非常迅速,非常可期!”宋德武的信心,来源于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来源于吉林化纤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来源于一代代吉纤人“志把白丝变黑丝”的匠人精神。这份信心,也来源于税务部门的一路相伴——悉心的税收政策辅导、高效的涉税问题响应机制、全面的涉税风险提示提醒,吉林税务部门始终基于企业实际需求,以精细化纳税服务举措护航吉林化纤走好发展之路。“未来,我们将坚定步伐,向世界一流碳纤维生产企业的第一方阵迈进!”宋武德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权威认证!江苏德晴绿色回收碳纤维通过SGS审核,喜提ISCC PLUS国际证书
近日,行业传来重磅喜讯江苏德晴的绿色回收碳纤维产品,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SGS的严格审核,成功拿下 ISCC PLUS(国

0评论2025-10-24115

电场驱动新突破!软聚合物复合材料机器人问世,变形 / 伸展 / 移动样样精通
【据美国技术探索网站10月16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型软体机器人,可像美国漫威漫画中的角

0评论2025-10-24119

蒙泰高新孙公司引入战投推动碳纤维项目建设
10月21日晚间,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孙公司广东纳塔功能纤维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纳塔)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广东省粤

0评论2025-10-24122

打破垄断,伟诺造!中国碳纤维多轴向自主生产线的破局之路
从叶片主梁、蒙皮,到船体、甲板、桅杆,碳纤维多轴向织物牢牢守住核心承力位。伟诺,国内少数拥有该生产线的民企,用实力筑牢高端制造根基。 #碳纤维材料 #高端制造 #伟诺技术

0评论2025-10-24120

全球首架实现千次载人飞行的eVTOL,采用碳纤维机身结构
美国公司Pivotal所研发的BlackFly成为全球首款载人飞行1,000次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1里程碑:千次飞行验证可靠性BlackFly单机

0评论2025-10-24114

制度创新驱动产业突破 项目推进激活发展动能 雨城区吾一碳纤维项目高质量推进
10月14日,雨城区吾一碳纤维产业园内生产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在生产车间内,数台化学气相沉积炉低鸣运行;三号厂房里,异型件刺针

0评论2025-10-24118

复材网联合展位--JEC World 6 号馆!9㎡/18㎡/36㎡特装展位预定中
全球复材顶级盛会--JEC World 2026(2026.3.10-12,巴黎),复材网联合展位设于6号馆主干道,9㎡、18㎡、36㎡特装预定中,有意向的企业欢迎联系我们 。

0评论2025-10-22108

“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样车去年底公布后,目前正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进行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

0评论2025-10-22137

碳纤维的“涅槃重生”:一条绿色循环链的扬州实践
志福环保产业(江苏)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堆积如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废料,并非环境的负担,而是被视若珍宝的“城市矿产”。它们即将通过一项国内领先的自主技术,完成一场华丽的“涅槃重生”。

0评论2025-10-22116

【公益研讨会】创新驱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邀您参会
面对全球碳纤维产业的并购、重组与收缩风潮以及国内碳纤维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内卷,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在低碳、零碳约束

0评论2025-10-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