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复合材料  碳纤维  预浸料  玻璃  价格    直径  热塑  产能  玻璃纤维 

500万原子仿真!美国能源部实验室实现碳纤维"强度-成本"双突破

   日期:2025-08-02     来源:technology.org    浏览:123    评论:0    
核心提示:碳纤维这种比钢材更坚固、比铝材更轻质的材料,一直是航空航天和高性能汽车制造的支柱。如今,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
 碳纤维——这种比钢材更坚固、比铝材更轻质的材料,一直是航空航天和高性能汽车制造的支柱。如今,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学家们成功突破了其强度极限。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研究人员通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增强技术,成功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升至原先的两倍。这种纳米纤维的直径仅为人发丝的1/100(约500纳米)。图片来源: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arlos Jones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碳材料与复合材料研究团队通过模拟500万个原子的行为,开发出一种创新工艺——通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增强层,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兼具更高强度与更低成本。研究团队结合基础科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前沿"(Frontier)超级计算机,在原子尺度揭示了该增强机制的工作原理。这项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的研究成果,将为飞机、汽车等需要超强轻质材料的制造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比发丝更细的碳纤维束嵌入聚合物基体制成。虽然碳纤维本身强度极高,但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结合相对薄弱。


ORNL国家计算科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Tanvir Sohail解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失效通常始于碳纤维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通过引入PAN纳米纤维界面层,我们能将应力从碳纤维重新分配至周围聚合物,从而改善载荷分布并提升整体强度。"


该增强工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利用电场和纺丝滚筒制备直径不超过10纳米的PAN纳米纤维束(作为参照,一张普通纸张厚度约为10万纳米)。


由于碳纤维制造与测试成本高昂,大量物理实验往往耗时费力。而超级计算能极大加速材料筛选过程,指导实验方向——尽管原子级模拟本身也需消耗巨大算力。


"碳纤维原子密度极高,分子动力学模拟需要追踪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原子的行为,"领导"前沿"模拟的ORNL计算科学家Swarnava Ghosh表示。团队通过"所长自由支配"项目获得"前沿"超级计算机少量机时,成功构建了包含500万原子的PAN纳米纤维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型,首次实现了不依赖任何假设或简化计算的完整块体PAN纳米纤维-聚合物体系全原子模拟。


模拟显示,直径约6纳米的PAN纳米纤维性能最优——更细的纤维能在界面处更均匀排列,从而同时提升机械强度和应力传递效率。


基于此突破,团队计划通过"计算创新影响理论与实验"(INCITE)项目申请更多机时,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对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Ghosh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材料更强,还要更智能、更高效。这项强化碳纤维的技术可推广至其他关键工业材料。"


该研究团队还包括Sumit Gupta, Marti Checa, Michael Toomey, Logan Kearney, Rajni Chahal, Sargun Singh Rohewal, Nihal Kanbargi, Liam Collins, David McConnell, Ilia N. Ivanov, Amit K. Naskar和Christopher Bowland。ORNL的"前沿"超级计算机坐落于橡树岭领导力计算设施(OLCF)——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下属用户设施。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5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FRP.VIP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