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卓表示,石化是国内大的油品销售企业,在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面对能源行业和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大势,石化正加快从传统油品销售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注重发展换电站和大功率直流快充等新业务,规划到2025年充换电站达到5000座,巩固交通能源市场主体地位,奋力打造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优势互补 共建智能电动汽车出行新生态
是加油站也是换电站,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从对立到统一。置身落座于石化北京石油朝英加油站的智能换电站,车主无需下车就可以完成泊车换电业务。蔚来相关负责人介绍,换电站采用蔚来自主研发的二代换电站技术,拥有1200项,13块电池储量可单日为312辆车提供换电服务,“单次换电时间为4分30秒,不过就是一歌的时间”。
目前新能源电车的充电模式以居民自有充电桩的分散式补电为主。随着电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与车位稀缺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本着充分利用电能的原则,充电模式将逐步向快充和换电模式为主的集中式补电转变。
然而,由于商业模式的不成熟,真正布局集中式补电的企业十分有限,快充和换电模式之间也存在争议。石化以央企的担当,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魄力,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出行的破局者和引领者。
石化利用3万多座加油站的网点优势,统筹布局充电业务。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的石油公司早已利用优势,通过改建等多种途径布局油电供能站。截至目前,浙江石油共有油电供能站251座;江苏石油已建成充电站105座、累计充电桩300个, 2020年全年累计充电量达97.4万千瓦时。同时,探索换电模式。针对换电模式的两大痛点:电池的标准化和方式的便利性,石化的介入将带来重大的战略意义。
与新能源企业的合作是石化应对新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式。除了此次的蔚来汽车,今年1月,石化与协鑫集团、天合光能、隆基集团、中环股份等4家新能源企业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视频对话会。4月13日,石化与隆基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传统能源公司与新能源公司的碰撞,必将产生1+1大于2效应。
双轮驱动 引领氢能产业发展
专家认为,氢能是未来的终极能源。氢能电池汽车也是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方向。在氢能领域石化早已经行动并取得瞩目的成绩。
近日,作为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个高纯氢生产基地,广州石化高纯氢出厂量不断攀升,为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氢能产业提供氢气资源。目前,广州石化正规划实施供氢中心二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氢能需求。
目前,石化已经是国内大的氢能源供应商之一,氢气年生产能力超过35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4%。
石化利用强大的研发优势,在制氢储氢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高桥石化采用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技术,建成500标准立方米/小时侧线装置于近期一次开车成功,将有力推动燃料电池车用氢气成本下降。成立于2018年9月的石化新能源研究所搭建了氢气纯化、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平台,成功开发电解水制氢专用铂碳阴极催化剂和IrOx阳极催化剂,完成网布局,并利用自主研发的催化剂装配了15kW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能效指标达到国内水平。
截至2020年底,石化销售公司累计开展加氢站试点项目27个。未来5年,除了千座加氢站,石化销售公司还将全面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油品销售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7000座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的加油站将实现净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