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华财经调查」碳纤维市场火热 三大隐忧值得警惕

2023-06-25 08:206540
近日,新华财经记者走访多家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发现,受下游需求扩张等因素影响,国内碳纤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面临产能过剩、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技术研发障碍三大挑战,令不少企业家担忧未来2到3年内,市场会快速进入红海博弈。

 

 

碳纤维市场火热

 

 

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交通建设等领域。根据赛奥碳纤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量为13.5万吨,同比增长14.4%;市场规模43.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

 

不久前,中复神鹰西宁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公司产能达到2.85万吨。而在中复神鹰总部所在的连云港市,5万吨碳纤维项目中的一期3.1万吨产线预计将在2025年投产,公司子公司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也预计将在2026年投产。

 

这是国内碳纤维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

 

 

2019年以来,受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本土碳纤维企业迎来国产替代机遇期。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碳纤维需求总量为74429吨,其中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45000吨,占比达60%。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碳纤维市场被美日等外国企业垄断。随着国内碳纤维企业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市场,而以风光氢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需求快速释放,带动国内碳纤维市场迅速扩张。”中复神鹰企管部负责人说。

 

 

据悉,风电叶片是国内碳纤维应用中的大头,占到总用量的三成以上。2022年度中国风机订单量再创新高,达到93.8GW;2023年1-4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14.2GW,同比增长35%。华创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总需求达7.32万吨,2021到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4.3%,市场规模将达83.4亿元。

 

 

“今年是风机大年,我们公司超7成营收源自风机行业,目前公司手头订单充足。”新创碳谷控股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王欢说。中复神鹰也得益于风机订单增长处于满产状态。

 

市场的火热从企业盈利能力上也可见一斑。在已公布的2023年一季报中,国内碳纤维龙头吉林化纤净利润1207.77万元,同比大增124.65%;中复神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上升11.28%;中简科技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63.67%。

 

三大隐忧值得关注

 

 

尽管当下碳纤维市场行情火热,但受访人士普遍表现出担忧情绪,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供需脱节或加剧市场波动。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碳纤维产能迅速扩张,吉林化纤已建成本部碳纤维复材产能1.2万吨、全资子公司凯美克小丝束碳纤维600吨,以及参股(49%)公司吉林宝旌大丝束碳纤维8000吨,合计达2万余吨。新创碳谷规划年产3.6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及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建项目正加紧建设,再加上中复神鹰上述产能扩建,这三家企业的产能规划就已超10万吨,而根据国海证券预测,未来几年国内碳纤维企业扩产产能预计接近30万吨。

 

“当前除了风电领域具有较强可预见性外,交通工具轻量化与新能源两大板块的市场需求虽有预期但还不明显,随着国内碳纤维产业产能的快速扩张,行业将快速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王欢说。多位受访者担忧,供需脱节或加剧市场波动。

 

 

二是逆全球化趋势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碳纤维产业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在高端产品领域尤其明显。“高端碳纤维大多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大国重器’上,国外早已对中国市场封锁技术。”中简科技负责人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逆全球化因素影响,以风机叶片为代表的出口订单下滑,抑制碳纤维产业发展。某企业负责人就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出口订单下滑超过30%,且未见任何好转迹象。

 

 

三是技术研发面临诸多制约。

 

 

多位受访者表示,国内碳纤维人才一直处于紧缺态势,研发人员难招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目前学校教学与产业实际存在脱节,产学研转化效率有待提升。”某碳纤维上市公司董秘说。

 

 

同时,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碳纤维发展,但不少企业反映,要获取政府科研项目经费依旧面临诸多难题。多位受访者表示,目前一些项目申报都需要靠第三方中介进行先期评估,而这些第三方收取的费用极高,有的占到了整个项目经费的20%以上。

 

 

另有受访者表示,由于部分碳纤维市场存在隐形门槛,民营企业想要进入非常困难,即便花大价钱研发出高性能产品,都有可能因无法中标变成沉没成本。

 

 

延链与科研成共识

 

 

记者在调研发现,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局,国内碳纤维企业已纷纷加快布局予以应对,其中延长产业链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成为普遍选择。

 

“公司在碳纤维设备制造领域具有优势,我们正在加快向上游拓展,布局原丝生产。”王欢说。无独有偶,中复神鹰、中简科技新项目同样包含原丝生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原丝质量事关碳纤维最终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企业向上布局既可以掌握原料供应,更能够结合原丝加大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企业普遍表示技术研发面临较多困难,但也纷纷将加大研发投入作为破题关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低端碳纤维市场将率先进入红海竞争,而高端产品凭借不可替代性依旧可以保证较强的盈利能力。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单要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亦是关键。“我们已掌握了T700级、T800级、T1000级和SYM40级等产品生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可满足不同市场需要。”上述中复神鹰负责人说。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看好国内碳纤维市场发展远景,但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承压前行,整体需求依旧不旺,短期看,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碳纤维价格或存在下探空间,降本增效将是企业比拼的关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复材网联合展位--JEC World 6 号馆!9㎡/18㎡/36㎡特装展位预定中
全球复材顶级盛会--JEC World 2026(2026.3.10-12,巴黎),复材网联合展位设于6号馆主干道,9㎡、18㎡、36㎡特装预定中,有意向的企业欢迎联系我们 。

0评论2025-10-22103

“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样车去年底公布后,目前正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进行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

0评论2025-10-22131

碳纤维的“涅槃重生”:一条绿色循环链的扬州实践
志福环保产业(江苏)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堆积如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废料,并非环境的负担,而是被视若珍宝的“城市矿产”。它们即将通过一项国内领先的自主技术,完成一场华丽的“涅槃重生”。

0评论2025-10-22112

【公益研讨会】创新驱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邀您参会
面对全球碳纤维产业的并购、重组与收缩风潮以及国内碳纤维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内卷,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在低碳、零碳约束

0评论2025-10-21137

HRC携手日立压缩机,共赴“零碳同行”新征程
随着全球环境挑战日益严峻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全面迈向绿色转型的攻坚期面对这场广泛而深

0评论2025-10-21108

超大尺寸整体式复合材料壳体和轻质高性能喷,西安航天复材研究所为“引力一号”铸造强劲“筋骨”
2025年10月11日,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遥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耀眼的尾焰划破长空,壮观的火箭直冲云霄,全所职

0评论2025-10-21149

奇德新材碳纤维连续材料: 打造高端机器人的“性能铠甲”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被业界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终极形态之一。当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展示走向产业落地,其运动

0评论2025-10-21137

中国首款全碳纤维火箭通过评审
近日,由微光启航研制的微光一号中型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已通过评审,研制工作全面转入工程实施阶段。其主要性能如

0评论2025-10-20114

Inversion Space计划于 2026 年开展 “弧光” 号太空运输飞行器轨道飞行任务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初创企业Inversion Space,其研发的航天器采用轻质金属与耐热复合材料制造。该公司计划借助太空实现

0评论2025-10-18170

IIFC专访!首位中国大陆学者!v
近日,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FRP in Construction, IIFC)在其发布的2025年10月官方报道中,

0评论2025-1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