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NASA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之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

2023-07-13 13:535010

640 (3)
    坚固、灵活、重量轻、可定制——这些只是复合材料在太空和地面上随处可见的几个原因。本期将介绍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又称为:美国宇航局)领先的复合材料技术中用于耐高温领域的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美国宇航局格伦研究中心(NASA Glenn Research Center)的创新者与路易斯维尔大学和美国空军合作,开发了一种增材制造技术,使用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生产具有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零件。

 

该工艺使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来熔融加工NASA新型RTM370酰亚胺树脂的粉末状产品,该树脂填充有精细研磨的碳纤维。随后可以对所得复合材料零件进行后固化,为高温航空航天应用做准备,从而提供可承受300°C以上温度的3D打印复合材料零件。

 

这是增材制造聚合物技术的重大进步,通过提供一种需要相对较低熔融温度的SLS工艺,创建得到具有高温能力的复合材料,从而能够对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进行3D打印,以实现高性能应用。

 

      640 (4)

 

 NASA的这项技术是首个成功实现高温碳纤维填充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3D打印技术。对碳纤维填充的RTM370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后进行后固化,以实现更高的温度性能,从而获得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70℃的复合材料部件。

 NASA 通过SLS 工艺3D打印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打印完成后需进行后固化。

 

                   640 (5)

 

SLS工艺通常使用热塑性聚合物粉末,所得零件的有效温度范围为150-185°C,但与传统加工材料相比,通常较弱。最近,高温热塑性塑料已经通过高温SLS工艺制造成3D零件,需要380°C的熔化温度,但这些部件的可用温度范围仍低于200°C。

NASA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150-240°C之间可熔融加工,允许使用常规SLS 3D打印设备。随后,使用多步骤循环对所得零件进行后固化,将材料缓慢加热至略低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避免在过程中发生尺寸变化。

这项发明将极大地有利于航空航天公司为需要超过300°C应用的发动机部件生产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部件,同时具有丰富的其他潜在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军用飞机的传统部件打印和生产高性能电动汽车的部件。

技 术 优 势

 

高温性能:NASA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极高温度(超过300°C)下仍能保持机械性能。

 

高性能复杂3D部件的易生产性:需要高温应用的复杂结构物体可以通过常规SLS设备进行3D打印。

 

制件轻量化:RTM370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比金属部件轻30%。

清洁环保:RTM370采用无溶剂生产工艺,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挥发性化合物。

 

优异的抗冲击性和焦炭产率:RTM370复合材料在环境和高温下表现出高的抗冲击性能和优异的耐磨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复材网联合展位--JEC World 6 号馆!9㎡/18㎡/36㎡特装展位预定中
全球复材顶级盛会--JEC World 2026(2026.3.10-12,巴黎),复材网联合展位设于6号馆主干道,9㎡、18㎡、36㎡特装预定中,有意向的企业欢迎联系我们 。

0评论2025-10-22102

“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样车去年底公布后,目前正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进行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

0评论2025-10-22130

碳纤维的“涅槃重生”:一条绿色循环链的扬州实践
志福环保产业(江苏)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堆积如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废料,并非环境的负担,而是被视若珍宝的“城市矿产”。它们即将通过一项国内领先的自主技术,完成一场华丽的“涅槃重生”。

0评论2025-10-22110

【公益研讨会】创新驱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邀您参会
面对全球碳纤维产业的并购、重组与收缩风潮以及国内碳纤维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内卷,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在低碳、零碳约束

0评论2025-10-21135

HRC携手日立压缩机,共赴“零碳同行”新征程
随着全球环境挑战日益严峻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全面迈向绿色转型的攻坚期面对这场广泛而深

0评论2025-10-21106

超大尺寸整体式复合材料壳体和轻质高性能喷,西安航天复材研究所为“引力一号”铸造强劲“筋骨”
2025年10月11日,全球运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遥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耀眼的尾焰划破长空,壮观的火箭直冲云霄,全所职

0评论2025-10-21147

奇德新材碳纤维连续材料: 打造高端机器人的“性能铠甲”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被业界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终极形态之一。当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展示走向产业落地,其运动

0评论2025-10-21134

中国首款全碳纤维火箭通过评审
近日,由微光启航研制的微光一号中型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已通过评审,研制工作全面转入工程实施阶段。其主要性能如

0评论2025-10-20110

Inversion Space计划于 2026 年开展 “弧光” 号太空运输飞行器轨道飞行任务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初创企业Inversion Space,其研发的航天器采用轻质金属与耐热复合材料制造。该公司计划借助太空实现

0评论2025-10-18168

IIFC专访!首位中国大陆学者!v
近日,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FRP in Construction, IIFC)在其发布的2025年10月官方报道中,

0评论2025-10-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