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全球碳纤维废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物理机械法产短切纤维,强度损失超40%;热解法能耗高、强度保留仅 70%;超临界流体法难落地。车载 T700 级碳纤维原生料每公斤超 300 元,传统回收后仅值 20 元,“高值生产、低值回收” 成行业困局。
技术核心突破
无损分离:80℃电解温度 + 5A/dm² 电流密度,环氧树脂分解为小分子,碳纤维连续结构完好,拉伸强度保留率达 95%(与原生T700 级4900MPa强度接近);
成本优势:能耗仅热解法 1/3,硫酸可循环,规模化后再生纤维成本为原生料 40%;
场景适配:数百米连续纤维可直接用于储氢罐、电池壳体等高端部件,而非低端场景。
首攻车载领域:已与丰田、本田合作,2026年启动 10吨级试点,再生纤维将造混动车主壳体,10吨可满足3000辆车需求,减碳120 吨;
行业价值:若2030年5000吨产能落地,全球碳纤维回收利用率或提至50%,车载CFRP部件成本降 30%,加速新能源汽车、航空领域碳纤维渗透,推动产业闭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