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科技部部长:明确把基础研究放到更重要位置,提高研发投入比重到8%

2021-03-10 16:162810
 3月8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70%,基础研究投入翻了一倍。“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大于7%。未来将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争取“十四五”时期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8%左右。同时,科技部将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推进改革,给科研人员减负,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我国发展形成强大科技支撑。
 
  据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2020年,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了2442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4%,这是历史上高的,总量稳居第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大于7%。按7%年均增速来测算,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将达到37582亿元,当然这是按照2025年的现价来计算的,不是不变价,增幅是相当大的,比2020年增加1315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会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胡祖才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把基础研究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纲要草案》用专门的节进行阐述,正文当中也次设置这个指标,就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这个比重2020年是6.16%,和发达是有比较大差距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到2025年要达到8%以上,这是很积极的。“算一下,2020年是1504亿,到2025年可以达到2800亿元左右(2020年不变价),在实际工作当中,还要尽可能更大一些。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导向,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
 
  关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建设,王志刚还表示:
  ,要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开展更加科学优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使基础研究在我国能够成系统地布局,成体系地推进。
  第二,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现在是6%,我们要争取“十四五”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
  第三,基础研究要更加强调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第四,要更加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
  第五,要建一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平台。“十三五”期间,我们建了13个应用数学中心,得到了科技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另外,在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以及支持方式上,我们还要不断改革。
  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时。王志刚说,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共有143项改革措施全面完成,一些举措成为法律政策和科技评价方法实现落地;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了推动创新的共识。他坦言,目前科技体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科技部将继续关注和加以克服,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深化。
  科技体制改革围绕战略目标进行实践,围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围绕构建法律、政策、社会、环境、生态,围绕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使用绩效,围绕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我国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两个“轮子”同时转,体现了改革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先,科技部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科技管理改革,构建更有效的举国体制,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重大科研力量的组织者作用,激发产、学、研各主体发挥作用,构成创新共同体,践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揭榜挂帅”改革落地。
  其次,科技部将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推进改革,给科研人员减负,营造良好生态和作风学风,使得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我国发展形成强大科技支撑。
  国新办今日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工作的重点会在哪方面?可以做什么去推动更多的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对投资的量有没有一个预期?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回应称,“十四五”期间,包括今年,要加快科技的自立自强,包括强化的战略科技力量,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有一个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还要力争投入强度超过“十三五”时期实际;“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经费的投入也是增长比较快的,R&D占GDP的比重去年达到了2.4%,“十四五”期间要力争超过这个比例。
  从重点项目看,一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加快推动实验室建设,还要对重点实验室的体系进行重组。
  二是要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设,包括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心。
  三是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要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四是在组织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过去一些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现在也都发挥了作用,比如“天眼”都是长期建设形成的,今后还要加强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五是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建设方面,加快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怀柔、张江、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设,高质量谋划推进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六是优化一批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建设,包括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布局。
  七是要组织实施融通创新示范工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开放场景、开放应用、开放创新需求,打造基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创业生态,有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现在整个研发投入里,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了70%多,还要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投入。后是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碳纤黑科技】仰望U9,极速背后的“轻量化王牌”
近日,仰望U9 Xtreme以496.22公里/小时的极速斩获全球最快量产车认证,在纽北赛道创下6分59秒157的纯电超跑圈速纪录,奇德新材衷

0评论2025-09-28177

【低空经济】聚焦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机身!Plana eVTOL 获 Vonaer 大额订单,夯实认证与市场准入基础
韩国先进空中交通(AAM)企业 Vonaer 公司将采购 20 架混合电力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0,此举将加速 Plana 公司在认证、融资及市场

0评论2025-09-28126

2026年3月 | 法国JEC WORLD展览会:复材网与您共赴复合材料行业盛会
JEC: 用复合材料连接世界法国巴黎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自 1963 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 60 届(截至 2025 年),凭借逾六

0评论2025-09-27135

我国碳纤维产业布局
国产T700、T800级碳纤维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性能接近日本东丽同类水平。

0评论2025-09-27189

聚焦医疗复合材料赛道|2025医疗领域复合材料创新应用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办
9月26日下午,2025 医疗领域与复合材料创新应用发展研讨会 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广交会展馆 19.2 馆 ICMB 技术演

0评论2025-09-27130

全球最快汽车!“超级碳舱”助力仰望U9 Xtreme问鼎极速巅峰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迎来历史性突破。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汽车官宣,仰望U9 Xtreme在德国纽北赛道完成首测获圈速6分

0评论2025-09-27135

卡涞科技携手旭化成,破局动力电池安全技术
卡涞科技发布Coleitec SafePack电池箱体新产品,以复合技术为核心,应对2026年即将实施的动力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旭化

0评论2025-09-27141

西格里碳素(SGL)合资企业提升德意两基地碳陶刹车盘产能50%,强势卡位核心市场
碳纤维增强陶瓷刹车盘凭借其轻量化、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高端汽车制动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0评论2025-09-27185

2026年3月 | 法国JEC WORLD展览会:复材网与您共赴复合材料行业盛会
法国巴黎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自 1963 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 60 届(截至 2025 年),凭借逾六十年的历史积淀,早已成为全球复合材料行业最具权威性、无可替代的年度盛会,被各国复材企业视作迈向国际化的核心标志与关键途径。

0评论2025-09-25132

超70%碳纤维复合材料!震东智飞吨级重载纵列双桨 eVTOL 首发,低空物流迎来“巨无霸”
9月23日,深圳 eVTOL 展览会上,广东震东智飞科技有限公司重磅发布全球首款吨级重载纵列双桨式 eVTOL天鲲 DY6,以颠覆性构型与强

0评论2025-09-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