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新材料业务板块中,航空工业复材按进度基本完成重点型号任务和预浸料、蜂窝产品交付任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6.7亿元,同比增长37.21%;利润总额约5.84亿元,同比增长69.07%;净利润约4.97亿元,同比增长66.92%。
报告期内,航工工业复材先后承担了多种型号飞机复合材料原材料和结构件的研制和攻关研究,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优势地位,报告期内获授权36项。
报告期内,航空工业复材完成了CR929项目4米级坠撞壁板交付和桶段坠撞实验,通过了商飞特种工艺能力鉴定和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估,策划完成前机身上壁板开工计划和工装模具制造;两种C919国产预浸料在新生产线验证中通过商飞PCD预批准,开展C919升降舵工艺验证试验,参与C919第三战线复合材料尾翼优化项目;与航空工业通飞签订AG600复合材料结构框架合作协议,舵面结构研制工作已启动;航空工业复材承担的《民机复合材料结构超声相控阵检测与孔隙率评估技术》等7个纵向项目通过牵头单位验收或财务现场审计工作,23个项目通过甲方或公司内部验收,民机技术能力和相关资质得到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5号铺丝间改造项目厂房改造工程已于2020年12月完工;南通大尺寸蜂窝生产线二期项目建设于2020年12月基本完成设备调试;南通炭/炭复合材料刹车中试生产线项目于2021年1月20日完成厂房改造和设备搬迁,基本完成项目工程验收;南通民用预浸料产业化项目已于2020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投入运营,年产能50万平方米。
报告认为,航空材料的发展已进入了“复合材料”时代,复合材料在航空器上的应用由次承力构件扩大到主承力构件,已成为飞机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预计到2025年复材市场规模将超过360亿美元,快速增长需求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商飞公司在2020年商飞客户大会上发布的《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未来20年预计将有40,664架新机交付,价值约 6万亿美元。国际民航业的发展将带动民航飞机制造业的增长和转型,进而为上游的新型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带来增长机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性能树脂基复材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突破,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目前,国内航空复材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已打通,完成了碳纤维等原材料国产化生产及装机应用,国产T300级、T7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完成了应用验证,实现了航空复材全生命周期的国产化。
国内企业已具备航空用T300级和T700级碳纤维的技术和批生产能力,且已在航空复合材料上批量应用;T800级碳纤维完成了工程化试制,正在进行装机验证。部分民企已具备航空复合材料树脂、预浸料和复合材料零件研制或生产能力。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国内相关行业对碳纤维及其复材的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带动复合材料企业快速发展;民用飞机及工业领域应用的扩大也将助力国内复合材料行业增速跑赢。
目前,航空工业复材正加快建设复合材料应用创新体系,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开拓国际民用航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