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是临港区“3+2”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临港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优势。近年来,临港区始终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中试共享平台、产业孵化器等高端平台。此次入选的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是临港区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的生动写照。
该平台聚焦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定制化的中试服务体系,通过提高创新成果技术价值和质量水平,加快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升级,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硬件条件看,中试平台共建有近2万平方米的独立中试研发场地,包括研究院大楼3层实验室、5栋专属研究楼宇、2栋中试车间,为各类科研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与此同时,平台还配备了中试试验设备、测试检验仪器、机械加工设备共计393台(套),确保从原材料处理、成品检测到产品制备的全流程高效运作。
从软件条件看,平台现有150余名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团队,人员专业结构合理,年龄层次分布均衡,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基础科学、工艺开发、质量控制、测试检验、生产验证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据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战胜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完成20余项国家或省级科研项目,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每年可制造或处理30吨各类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涵盖航空航天、汽车、风电、体育等不同应用领域,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平台先后服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光威复材、广州三维群禾新材料等企业300余家,为企业实施技术开发145项,攻克数十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仅如此,还有10余项科研成果在电力输送、油田开采、汽车轻量化、民用生活等领域成功实施产业化,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协同创新与发展。

“下一步,我区将聚焦区域优势产业,从优化试验基础、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强化技术创新与研发、完善中试服务体系、推动成果转化与市场推广等方面,构建完善的中试平台服务体系,提升中试能力和服务成效,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临港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的各建设单位也将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共同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