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复合材料  碳纤维  预浸料  玻璃  价格    直径  热塑  产能  玻璃纤维 

德国开发新型生物基碳纤维

   日期:2025-08-05     来源:艾邦高分子    浏览:128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在德国波茨坦科学园区,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正在改变碳纤维的基因弗劳恩霍夫应用聚合物研究所(Fraunhofer IAP)与勃兰登堡科特
 近日,在德国波茨坦科学园区,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正在改变碳纤维的“基因”——弗劳恩霍夫应用聚合物研究所(Fraunhofer IAP)与勃兰登堡科特布斯-森夫滕贝格工业大学(BTU)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基碳纤维。这种新型材料不仅性能可与传统碳纤维媲美,更以环保属性开启了碳纤维产业的绿色时代。

640 (5)

传统碳纤维的生产长期依赖石油化工产物聚丙烯腈(PAN),而纤维素基碳纤维的诞生打破了这一局限。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这让新型碳纤维从源头就具备了可持续优势。目前,实验室已能生产出直径小于4微米的纤维,其机械强度、导电性能和耐热性均达到传统碳纤维水平。


在生产工艺上,这项技术展现出显著的创新优势。首先,原料转化路径成熟——纤维素可通过粘胶法、莱赛尔法等现有工业工艺制成连续长丝,无需重建全新生产体系。研究人员发现,在纺纱阶段加入木质素等添加剂,能大幅提升后续碳化过程的碳产率;而纤维素本身的多孔结构,则让它能高效吸附功能性添加剂,为碳化做好充分准备。


更关键的是,Fraunhofer IAP研发的催化系统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突破:它将碳化温度降低1000多摄氏度,不仅缩短了生产时间,还把碳产率从传统工艺的15%(重量比)提升至45%。通过调节纺纱参数,还能精确控制纤维结构——从取向度、结晶度到横截面形态(圆形、椭圆形、叶片状等)均可定制。其中,叶片状横截面的纤维因比表面积大,特别适合制作液流电池电极、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等多孔导电部件。


这项研究是德国“劳西茨碳实验室工厂”计划的核心项目,由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资助,并得到劳西茨经济区域有限公司的支持。目前,中试测试已验证技术可行性,而依托该计划覆盖从原材料到复合材料部件的完整产业链基础设施,纤维素基碳纤维正稳步迈向工业化量产。


从实验室的微观纤维到规模化生产的蓝图,纤维素基碳纤维不仅解决了传统材料的环保痛点,更凭借可调控的性能打开了新的应用领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这种绿色新材料有望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5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FRP.VIP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