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奥镭数控切割技术助力神舟十三号完成任务成功返回

2022-04-22 16:152340
非金属柔性材料切割系统“数字化”,奥镭一直在行动

炙

欢迎英雄回家!
你们是我们的荣耀!
 
2022年4月16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180余天的太空飞行,创下了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三位英雄的回归,同时意味着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了5次发射任务、2次回收任务、1次受控再入任务,以及航天员出舱、机械臂操作、快速交会对接等任务。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成,即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济南奥镭数控在此,再次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
千百次防热材料实验
保障航天人员安全
 
回顾三位宇航员整个作业过程,奥镭数控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时刻关注航天科技的发展,关键技术的攻破。
 
这其中,奥镭数控关注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名航天员返回地球,在返回过程当中,虽然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形成一个大火球的样子,但里面的航天员却不会因此而受到高温炙烤。究其原因,是因为返回舱表面有一种可以经受住两千多度的高温考验隔热材料,它可以在高温烧蚀过程中熔化、升华,从而带走大气摩擦带给返回舱的热量,保证航天员在舱内的安全与舒适。而这种防热材料的选择是研制人员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试验,随神舟飞船返回舱经历了十几次的实战测试,才一步一步被确定,奥镭数控参与了制造过程中的切割工艺。
关键技术攻破
助力航天航空技术发展
 
2022年4月初,奥镭数控向战略合作伙伴航天发送贺文,庆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完成第413次飞行。此刻,奥镭再次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欢迎三位英雄回家!
 
航空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柔性稀缺材料精密切割一直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例如:人工切割误差大效率低、人工裁切风险系数高、特殊材料传统切割无法实现、异形切割困难、稀缺材料利用率低以及高端产品技术要求很高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等多种困难。对此,奥镭数控与航天共同合作建立柔性材料智能振动刀自动化生产线,针对柔性材料提出解决方案。
 
济南奥镭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始终秉持“技术立企,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布局智能切割设备产业链,多次与航天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立足自有产业,认真对待研发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为完美发挥防热材料的性能,奥镭数控攻坚克难,积极与航天技术人员沟通,探索航空航天行业中材料切割难点、痛点、需求点,不断精益切割工艺,确保每一台设备的性能和品质。实现2000mm/s高速切割、±0.1mm精度裁剪、15%原材料节省、设计到加工“一键”转换等多项切割工艺,更快、更精、更稳。将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空间被大幅度拓宽,不必再担心切割精度,不必再惧怕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的零部件加工问题,降本增效,让切割更简单,助力航空航天事业稳步发展。
至此,奥镭数控振动刀智能切割设备不仅适用于防热材料的精益切割,也同样适用于预浸料、玻纤布、碳纤维布、芳纶纤维布、复合板、蜂窝、泡沫芯材等多种复合材料。服务产业遍布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汽车、风力发电、密封、船舶游艇、光伏新能源、医疗、体育用品等多类行业。
航空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提高航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推进技术创新,助力航空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客户提供适用的一体化智能切割解决方案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奥镭数控期待与更多的航空航天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将智能切割工艺带给更多的科技人员所了解和运用,共同促进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材料精密切割工艺的提升、加速行业整体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助力我国航天航空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立即咨询复合材料智能切割方案
电话:15688863622(同微)
联系人:王女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赴法德、探名企、拓全球!链接全球资源,抢占复材行业新商机
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名称: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时间:2026年3月10日-12日展会地点:巴

0评论2025-10-27137

长盛科技实现T1100级碳纤维千吨国产化产线稳定量产
继2024年9月29日长盛科技联合深圳大学在深圳通过了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组织的《超高强聚丙烯腈碳纤维ZA70(T1100级)工业化规模制备

0评论2025-10-27106

轻如羽、坚如钢!揭秘碳纤维船舶绿色“黑科技”
近年来,高端船舶制造材料领域迎来了一位新成员——碳纤维复合材料船舶。在水上出行、水上文旅场景中,一批船舶已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从豪华游艇到高速客轮,乃至观光船,都可能应用这项新型材料。那么,这个听起来像“未来材料”的碳纤维,究竟会给船舶带来怎样的蜕变?

0评论2025-10-27136

宝马跨界水上运动:碳纤维电动桨板,延续汽车领域轻量化基因
随着立式桨板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宝马集团决定将其电动交通创新扩展到水上运动领域,推出了一款新的电动立式桨板(e-SUP)。宝马

0评论2025-10-27109

中复神鹰西宁公司案例入选2025年度中国ESG卓越实践案例
10月24日,以全链创新领航 绿色变革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在北京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2025年度ESG卓越实

0评论2025-10-27132

10分钟“造”出汽车外壳,“贵州造”碳纤维驶向全球
一卷卷黑色碳纤维原丝被精密设备裁切为2.5厘米的短丝,随后与低黏度环氧树脂混合,形成预浸料,再经熟化、裁切、称重后投入模具

0评论2025-10-27122

权威认证!江苏德晴绿色回收碳纤维通过SGS审核,喜提ISCC PLUS国际证书
近日,行业传来重磅喜讯江苏德晴的绿色回收碳纤维产品,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SGS的严格审核,成功拿下 ISCC PLUS(国

0评论2025-10-24118

电场驱动新突破!软聚合物复合材料机器人问世,变形 / 伸展 / 移动样样精通
【据美国技术探索网站10月16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型软体机器人,可像美国漫威漫画中的角

0评论2025-10-24122

蒙泰高新孙公司引入战投推动碳纤维项目建设
10月21日晚间,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孙公司广东纳塔功能纤维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纳塔)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广东省粤

0评论2025-10-24125

打破垄断,伟诺造!中国碳纤维多轴向自主生产线的破局之路
从叶片主梁、蒙皮,到船体、甲板、桅杆,碳纤维多轴向织物牢牢守住核心承力位。伟诺,国内少数拥有该生产线的民企,用实力筑牢高端制造根基。 #碳纤维材料 #高端制造 #伟诺技术

0评论2025-10-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