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氢能产业链多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04-28 16:112450
 “发展氢能已成为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共同战略选择,我国将以龙头企业作为需求牵引,‘一盘棋’高水平布局氢能产业链。”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近日举办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强调,要以系统视角统筹推进氢能顶层规划落地,加速氢能及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
 
万钢表示,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氢能重点应用领域,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抓住关键技术领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政府在鼓励产业上下游联合,努力培育补齐产业链的同时,还应优化投融资和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通过研发支持、产业扶持、示范工程等项目,鼓励整车企业、能源企业及装备制造企业联合加大对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提升产业化水平,增强行业集中度。”
 
记者了解到,《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的发布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全新里程碑,在产业积极发展、政策支持加力的背景下,氢能制备、储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20多个省区市已发布氢能规划相关指导意见共计200余份,央国企民企外企都对氢能产业展现出极大的热情。
 
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目前,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在氢能制备方面,华北、西北等地区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20兆帕气态高压输氢和高压管输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氢能加注方面,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总数的40%,加氢站数量居,35兆帕智能快速加氢机和70兆帕一体加氢站推动加氢站技术获得突破;在多元应用方面,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领域正稳步推进试点应用。
 
“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运营总量的12%,已成为大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和应用市场,形成了极具活力和特色的发展。”刘亚芳说。
 
氢能产业实现稳中有进,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万钢强调,《规划》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全新里程碑,在落实这一规划过程中,需要龙头企业牵引,“一盘棋”高水平布局氢能产业链。
 
刘亚芳表示,能源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引导,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中长期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下,部分龙头企业开始探索全产业链生态、多应用场景氢能开发利用。龙头企业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已涉及制储输用各个环节,并积极探索氢能交通、氢冶金、应急电源等多元应用场景,正率先统筹数字氢能检测认证、金融与孵化等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2020年,工信部、能源局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先后加入的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以及河南已形成“3+2”示范城市群格局。万钢建议,可考虑在此基础上,统一规划,联合各省市,逐步构建跨区域联通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跨区域联动发展。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要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量的逐步提升到实现较大突破的质变过程。”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现阶段要坚持安全为先,构建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布局多元应用,重在开展试点示范,坚持“小步快走”,在保证产业“走稳走实走远”的同时,坚持开放合作,构建氢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刘亚芳强调,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氢能领域发展仍存在不足,在产业链部分环节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装备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安全监管体系仍不健全。同时,氢能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氢能制备、输运和应用等各环节尚处于初步示范阶段。“因此,应围绕全面提升氢能全产业链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视产业化和示范应用,鼓励多样化商业模式创新,逐步降低用氢成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参展跟团】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 2026年3月10日-12日
参展跟团,请联系我们,本月报名18600元。联系方式:18653463667.

0评论2025-10-28316

东丽携手现代汽车集团,布局高性能复合材料全价值链合作
日本东丽公司官网宣布,其与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于10月24日在首尔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仪式,正式宣布双方将

0评论2025-10-28107

维港天鹅,零碳启航!香港水上的士28号:重新定义绿色城市水上出行
当陆地交通在拥堵中放缓脚步,维港之上正升起一艘改写规则的水上移动观景台香港水上的士28号纯电动观光游船。由广东中威复合材料

0评论2025-10-28130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近日,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近期举办的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正式发布,标志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实

0评论2025-10-28120

天亚达新材料:从代工到自主研发,“小球拍”打出国际大市场
聊城高新区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赛道,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瞄准科技企业细分领域,以创新驱动发展,让聊城制造的高附加值体育用品

0评论2025-10-28105

特瑞科热压罐装车发货 助力航空复材升级
10月22日,东丽区企业天津特瑞科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在华明高新区将高性能热压罐设备装车发货,标志着该公司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装备

0评论2025-10-28107

美国 CarbonForm 公司 3DFiT 技术实现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效制造 聚焦无人机框架等应用
随着无人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可重复、可规模化、高性能且结构复杂的无人机机体等复合材料部件的需求日益迫切。美国特拉华大学

0评论2025-10-28136

中原高速自研碳纤维栏杆臂获国家专利
近日,中原高速平顶山分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栏杆机栏杆臂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创新成果的落地,精准破解了传统栏杆臂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痛点,为高速公路收费车道高效通行、低成本运维注入强劲技术动力。

0评论2025-10-28104

赴法德、探名企、拓全球!链接全球资源,抢占复材行业新商机
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名称: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时间:2026年3月10日-12日展会地点:巴

0评论2025-10-27139

长盛科技实现T1100级碳纤维千吨国产化产线稳定量产
继2024年9月29日长盛科技联合深圳大学在深圳通过了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组织的《超高强聚丙烯腈碳纤维ZA70(T1100级)工业化规模制备

0评论2025-10-2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