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初心不改二十年走出一条碳纤维自主创新之路

2023-04-27 11:1110360
 “光威集团从一个民营小渔竿厂“二十年磨一剑”成为航空航天国防用碳纤维绝对主力军,依靠的是解决“卡脖子”难题,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亮在2023年4月在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而回顾光威集团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陈亮说的这句话正是光威高质量发展的凝炼。

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

微信截图_20230427111311

曾经,光威集团以钓具起家,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渔具生产基地。而随着碳纤维渔竿的出现,光威集团开始在1998年引进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生产预浸料。可好景不长,在2000年时,国际上实行对其原材料“碳纤维”的封锁。公司创始人陈光威面对国际封锁,下定决心做出中国自己的碳纤维,实现材料的自给自足,毅然上马碳纤维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光威集团走上了一条实现碳纤维国产化的道路,而这一条路,一走便是二十多年。

“一条路,两代人,二十年。”这是对光威集团父子两代人坚持奋斗的写照。90年代初,陈亮初入光威,开始从事渔竿开发工作。针对公司情况,引用“5S”管理体系,开创企业现代管理态势;致力创新,开发、研制了各种二节竿、渔竿导眼、配件等两年内,为光威集团开发了60多个国际市场,使光威成为世界钓具产业重要基地。而面对21世纪初,国际对于原材料“碳纤维”的封锁,陈亮更是毅然决定打破封锁,做属于中国自己的碳纤维材料。自此,光威集团在陈亮的带领下开始了由渔竿龙头到碳纤维龙头的转型之路。

 

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车间

微信截图_20230427111350

面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陈亮带领光威集团毅然走上“脱富致贫、回头无岸”的碳纤维研发路。光威总投入近40亿,在无技术、无装备的困境下,终于实现了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改变了世界碳纤维格局。“一个碳纤维产线有4万个零部件,要解决2000个问题,装备是国外不卖给你的。我们要投入我们'母机工程'的研发,我们打破了三封锁——产品、技术、装备三封锁。”陈亮如是说道。

在持续研发投入下,光威集团已实现多个新产品突破,于2005年研制出CCF300级碳纤维,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使光威集团具备了为航空航天和国民经济高技术领域急需的碳纤维提供强大技术和条件支持能力。目前,光威集团已能生产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全系列碳纤维,这一行行光鲜的业绩背后是无不彰显了董事长陈亮带领光威集团“二十年磨一剑”的汗水和努力。

 

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平台

微信截图_20230427111402

陈亮表示:今日光威硕果累累的局面离不开公司十多年来颗粒无收的辛勤耕耘;碳纤维虽是朝阳行业,但是它的发展之路很漫长。只有真正实现技术突破,才能达到高收益。而光威集团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一直保持在10%左右。

也正是这样持续的研发投入,才使得光威集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成为了引领国内碳纤维生产的龙头行业。

“以民养军,军民品共同发展,做好碳纤维的下游应用,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思路,”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说道。在成功实现我国国防军工领域所需碳纤维的自主保障的同时,光威集团还一直在积极拓展国产碳纤维在民用市场的应用。2014年-2017年,公司从成立碳梁攻关团队、试验生产、通过验证、全球范围内批量供货,一步步成为世界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全球主要的碳梁供应商之一。2018年,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更加专注于在风电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2019年6月份,公司获得维斯塔斯“最佳供应商”奖项。同时,陈亮带领的光威集团作为民营企业还积极履行着社会责任。“致富思源,不忘初心。”陈亮在工商业联合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中如是说道。

光威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制订了“621”发展战略,基本实现“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装备制造-检测分析-技术设计”全产业链发展。光威集团还加快推进1+N模式,让“小核心,大协作”的经营理念落地实施,携手共同做好企业链条发展,鼓励创新发展,共同推进提质增效建设,合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光威力量”。

截止目前,光威集团共承担百余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产业化项目,授权600余项专利,通过了20个省级以上技术科研成果鉴定,主持起草和参与制定了多项碳纤维测试标准,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多个奖项,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船舶制造、风电叶片、轨道交通、高端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已经搭建起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条。

在陈亮看来,多年来,支撑着光威人筚路蓝缕、奋力开拓的,除了一心报国的家国情怀,还有专心致志“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搞自主创新,要戒骄戒躁,人不能浮躁,一定要心无旁骛地干主业,能守住这份本真,守住这份本心,才能不受社会各种诱惑的干扰。

一片初心历久弥坚。陈亮及其光威集团正是凭借“科技报国”的爱国初心和“心无旁骛”的创新精神,才陆续攻克了技术、产品、装备等领域的系列“卡脖子”问题,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成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参展跟团】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 2026年3月10日-12日
参展跟团,请联系我们,本月报名18600元。联系方式:18653463667.

0评论2025-10-28318

东丽携手现代汽车集团,布局高性能复合材料全价值链合作
日本东丽公司官网宣布,其与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于10月24日在首尔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仪式,正式宣布双方将

0评论2025-10-28107

维港天鹅,零碳启航!香港水上的士28号:重新定义绿色城市水上出行
当陆地交通在拥堵中放缓脚步,维港之上正升起一艘改写规则的水上移动观景台香港水上的士28号纯电动观光游船。由广东中威复合材料

0评论2025-10-28132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近日,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近期举办的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正式发布,标志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实

0评论2025-10-28120

天亚达新材料:从代工到自主研发,“小球拍”打出国际大市场
聊城高新区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赛道,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瞄准科技企业细分领域,以创新驱动发展,让聊城制造的高附加值体育用品

0评论2025-10-28106

特瑞科热压罐装车发货 助力航空复材升级
10月22日,东丽区企业天津特瑞科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在华明高新区将高性能热压罐设备装车发货,标志着该公司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装备

0评论2025-10-28108

美国 CarbonForm 公司 3DFiT 技术实现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效制造 聚焦无人机框架等应用
随着无人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可重复、可规模化、高性能且结构复杂的无人机机体等复合材料部件的需求日益迫切。美国特拉华大学

0评论2025-10-28137

中原高速自研碳纤维栏杆臂获国家专利
近日,中原高速平顶山分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栏杆机栏杆臂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创新成果的落地,精准破解了传统栏杆臂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痛点,为高速公路收费车道高效通行、低成本运维注入强劲技术动力。

0评论2025-10-28104

赴法德、探名企、拓全球!链接全球资源,抢占复材行业新商机
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名称: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时间:2026年3月10日-12日展会地点:巴

0评论2025-10-27142

长盛科技实现T1100级碳纤维千吨国产化产线稳定量产
继2024年9月29日长盛科技联合深圳大学在深圳通过了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组织的《超高强聚丙烯腈碳纤维ZA70(T1100级)工业化规模制备

0评论2025-10-2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