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介电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由于纳米颗粒的高比表面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会受到颗粒分散性的影响。
颗粒分散性较好的复合材料,其颗粒分布均匀,表面活性较高,从而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相反,分散性较差的复合材料,其颗粒分布不均匀,表面活性较低,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增加,因此,研究纳米颗粒分散性对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对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我们研究了纳米SiO2分散性对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直流介电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纳米SiO2含量和LDPE基体中的导电性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了不同分散性、含量和导电性的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
一、实验
1.实验材料
在本研究中,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LDPE作为基体材料,其密度为0.920-0.925 g/cm³,熔点为108-115℃,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聚合物。
SiO2颗粒则是纳米级别的,平均粒径为20-30 nm,表面经过羟基修饰,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这种纳米级别的颗粒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性能,可以作为增强剂、填充剂和导电剂应用于各种复合材料中。
此外,在实验中还使用了一种导电剂-碳黑,其平均粒径为50-100 nm,表面经过羟基修饰,可提高LDPE的导电性,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在实验中,所有材料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热压成型制备成样品,用于后续的SEM观察和直流介电性能测试。
2.实验方法
2.1分散性测试
分散性测试是指评估材料中颗粒的分散情况,它是材料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颗粒的分散情况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在纳米复合材料中,颗粒的分散情况尤为重要,因为纳米颗粒的表面能很高,容易出现团聚现象,导致颗粒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分散性测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显微镜观察和激光粒度分析法。
显微镜观察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断面来评估颗粒的分散情况,通常需要将样品制备成薄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颗粒的分布情况,优点是可以观察到颗粒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缺点是需要制备样品,操作复杂,样品数量有限。
激光粒度分析法是一种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颗粒分散性测试方法,该方法使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颗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运动速度,从而评估颗粒的分散情况,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快速、连续、自动化测试,可以评估大量样品的分散性,同时可以获得颗粒的大小分布和颗粒数目等详细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表面处理剂来改善颗粒的分散性,通过表面处理剂的作用,可以减小颗粒间的吸引力,防止颗粒的聚集现象,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分散性测试可以评估表面处理剂的效果,并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2.2复合材料制备
复合材料制备是指将两种或更多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材料,具有比单一材料更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过程,在制备复合材料时,通常需要考虑选择适当的原材料、配方、制备工艺以及对制备过程进行优化。
对于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可以采用溶液法、熔融混合法、原位聚合法等方法,其中,熔融混合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
制备LDPE基体:LDPE是一种低密度聚乙烯,通常采用聚合反应制备,在聚合反应中,单体乙烯经过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聚合反应一般采用催化剂,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聚合反应催化剂,在高压下,乙烯单体与催化剂接触,催化剂促进乙烯分子聚合成线性聚合物,形成高分子聚乙烯。
在制备复合材料时,LDPE基体可以通过加热、熔融和压制的方法得到,具体来说,将LDPE颗粒加入熔融机中,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熔融成为流动的熔体,然后将熔体注入模具中,在模具中冷却压制成型,制备成LDPE基体。
LDPE基体的制备过程应该注意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为后续的复合材料制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制备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制备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需要先将SiO2纳米粒子分散到LDPE基体中,一般的方法是采用熔融混合法,将SiO2和LDPE一起在高温下混合,然后通过挤出或压延的方式得到薄膜或板材,然而,SiO2纳米颗粒易于聚集和沉淀,这会导致复合材料中的颗粒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表面改性技术来改善SiO2纳米颗粒的分散性,例如,在SiO2颗粒表面修饰羟基化合物或烷基化合物可以增加颗粒的亲水性或疏水性,从而促进颗粒在LDPE基体中的分散,此外,可以将表面修饰的SiO2颗粒与LDPE预混合,然后通过热压或挤出工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LDPE和SiO2颗粒的比例,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还可以添加导电剂,如碳黑或金属粉末等,以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
3.实验结果
3.1 分散性测试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SEM观察了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情况,并采用了离心分散性测试方法来评估样品的分散性。
离心分散性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颗粒分散性评估方法,它通过对样品进行高速离心,观察颗粒在不同离心速度下的分布情况来评估样品的分散性,测试时,将样品溶液置于离心管中,在不同离心速度下进行离心,离心过程中,分散性较好的颗粒会在溶液中均匀分布,离心后仍能均匀分布在管中,而分散性差的颗粒会聚集在一起,离心后会沉积在管底。
通过离心分散性测试,我们可以获得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分散情况的定性和定量结果,结果显示,当SiO2含量为5wt%时,SiO2颗粒分散性最佳,颗粒分布比较均匀,而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颗粒聚集现象会逐渐增强,导致分散性变差,此外,添加导电剂也会对颗粒分散性产生影响,导电剂的添加可以降低颗粒聚集现象,从而提高颗粒分散性。
离心分散性测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评估纳米复合材料的颗粒分散情况,该测试结果与SEM观察结果相互印证,为本研究结果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3.2 直流介电性能测试结果
直流介电性能测试是本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手段,通过该测试可以了解复合材料在直流电场下的介电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是描述复合材料介电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我们的测试结果表明,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值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SiO2颗粒是极性物质,添加到LDPE基体中后会形成介电极化,导致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的增加,同时,当SiO2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颗粒聚集现象会导致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增加更明显。
此外,我们还发现导电剂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也有显著影响,具有导电剂的样品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都比非导电的样品要高,这是由于导电剂增加了复合材料中的导电路径,从而提高了电荷在复合材料中的传输速率,导致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的增加。
此外,我们还发现颗粒分散性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具有均匀颗粒分布的样品具有较低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而颗粒分布不均匀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
在颗粒分散性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导电剂能够降低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在导电性相同的情况下,均匀颗粒分布的样品具有较低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颗粒分散性和导电性是影响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直流介电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的结论。
二、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SiO2分散性对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直流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SEM观察和直流介电性能测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SiO2/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情况随着SiO2含量和LDPE基体中导电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SiO2含量为5wt%时,SiO2颗粒分散性最佳。
颗粒分散性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具有均匀颗粒分布的样品具有较低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而颗粒分布不均匀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
导电性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也有显著影响,具有导电剂的样品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都比非导电的样品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