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是金山产业转型的底板所在,是金山区与上海石化双方必须同题共答的时代考卷。”上海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表示,近年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双方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联动发展成效也日益凸显。接下来,双方将加强沟通、精诚合作,着力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具实效的联动发展,携手推动化工产业向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合力在传统工业地区转型上树立新样板、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勇当主力军,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金山区与上海石化的合作硕果累累。2019年起,金山区和上海石化就携手积极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同年5 月,双方共同参与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积极构建“现代化工产业生态链”。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已形成各类知识产权50多项,孵化落地项目20多个,储备项目20多个。
今年,双方合作的重磅项目将陆续开花结果。其中,上海石化“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将全部建成投产,达到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项目也将推动碳谷绿湾产业园与上海石化深度联动发展,进一步锻造金山碳纤维产业的长板,打破国际碳纤维技术壁垒,满足国家各个领域的需求。据悉,碳纤维行业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应用在风能、太阳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行业。
同时,金山区与上海石化联动发展的重大合作项目——金山巴陵新材料年产25万吨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将于今年10 月整体竣工。热塑性弹性体,是介于橡胶与树脂之间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双重优点,被誉为“橡胶黄金”。该项目计划投资32.7亿元,今后其产品将替代进口,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电子消费产品、医疗耗材、5G通信光缆等领域。
展望未来,双方合作还将结出更多硕果。根据当天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良好的合作基础上,抢抓机遇、同向发力,在新纤维、新能源、协同创新、产业协作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