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举行了“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碳纤维)”揭牌仪式,“全国碳纤维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全国“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融链固链启动仪式,12个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
3位院士、150多位专家学者、近300家碳纤维产业链企业……会议当天,众多嘉宾聚首威海临港,共同关注这一享誉国际的盛会,围绕“科技赋能 融通创新 绿色发展”主题,探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及发展趋势。
这距离首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山东省碳纤维产业链推进大会过去刚好一年时间,今后有望每届都在临港区举办。如此高水平的学术盛宴连续选择这里,这不禁让人好奇,临港区有着怎样的吸引力,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缘何选择临港?
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郑锡涛看来,第二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全国“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在临港区举办并不是偶然,“据我了解,临港区作为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源地,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创新生态、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郑锡涛说,这是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结果,在临港举办这次大会是水到渠成。
作为山东地区同时具备碳纤维研发及生产、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等产业链布局的地区,临港区涌现了拓展纤维等龙头企业,打破了国外对我国“技术、装备、产品”三重封锁;高标准打造了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碳纤维产业园,已入驻24家高端科研平台,与56名行业顶尖专家、4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招引了光轩树脂、富碳科技、庚鑫复材等40多家碳纤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企业,产业链加速向军民两用中下游领域延伸;获批全市首个园区“金融管家”试点,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营造了良好环境。
碳纤维产业在临港区正茁壮成长、加速聚集,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
无独有偶,当天,全国“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融链固链启动仪式同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