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复合材料  碳纤维  预浸料  玻璃  价格    热塑  直径  产能  玻璃纤维 

深蓝航天实施我国首次可入轨运载火箭高空回收飞行试验

   日期:2024-09-28     来源:深蓝航天    浏览:353    评论:0    
核心提示:9月22日,深蓝航天在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可回收复用的一子级箭体在飞行试验
 9月22日,深蓝航天在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可回收复用的一子级箭体在飞行试验的最后着陆阶段发生异常,此次试验任务未取得完全成功。按照相关试验大纲总共11项主要试验验证任务,在本次飞行试验中,其中10项成功完成,1项未完成。

深蓝航天表示,本次飞行试验试验核心任务目标是,验证星云一号入轨后垂直回收阶段各系统工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特别是首次在飞行中验证多机转单机变动力工况,为后续百公里级回收飞行试验、以及最终入轨+回收试验任务积累关键数据。

 

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星云一号火箭,是深蓝航天第一型可入轨且回收复用的商用液体火箭,也是突破和验证火箭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的重要载体。星云一号火箭的箭体直径3.35米,一子级高度约21米,配备的是深蓝航天全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型90%以上主体结构均采用高温合金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雷霆-R液氧煤油发动机。

 

试验后经过对试验过程数据初步回溯分析,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发动机调推伺服跟随控制指令出现异常,导致箭体着陆高度超过设计范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深蓝航天技术团队将尽快完成任务“归零”,为后续回收飞行试验的成功打牢基础。深蓝航天在本次试验总结以及技术故障归零基础上,11月份将再次执行高空垂直回收任务。

本次试验在国内首次采用了专门针对入轨级火箭开发的着陆缓冲机构(着陆支腿)进行垂直回收测试。为满足入轨级火箭苛刻的重量要求,该机构采用了全碳纤维结构制造,前期进行了缓冲器单机试验、连接锁定装置单机试验、单支腿的系列展收试验、四支腿和箭体的联合展收试验等单机和系统试验。

 

在前期一系列试验和改进的基础上,该机构是国内首个进入工程化应用的着陆缓冲装置产品。在付出重量不大于1.2吨、占火箭空重小于10%的代价下,可以让火箭一子级在携带剩余推进剂条件下按照总重量不大于15吨、速度不大于3m/s,姿态角不大于5°情况下,安全可靠软着陆。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5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FRP.VIP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