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富在线、Carbontech,网络综合信息等
战略级赛道:材料成本决定产业高度
2023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政策驱动期。据赛迪顾问预测,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1.5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3%。值得注意的是,在飞行器制造成本结构中,轻量化材料占比达40%,直接影响飞行性能、有效载荷及运营成本。
据预测,行业对碳纤维复材的需求将从2024年的500吨增至2030年的11750吨,CAGR达到69%前几日,吉林化纤低空经济拉动,无人机需求等影响,对旗下各牌号产品进行每吨上涨10000元的调整措施。
技术攻坚:材料创新重构产业标准
国产材料正经历从"应用适配"到"技术引领"的转型。以T800级碳纤维、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关键技术突破,不仅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更推动适航标准体系重构。数据显示,国产航空级PEEK材料已通过FAA认证,其拉伸强度较进口产品提升12%,成本下降35%。
政策端持续释放利好。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的双重推动下,低空经济尤为火爆,正在加速崛起。去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出国家对该新兴领域的重视程度。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华创证券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订单放量”阶段。
产业图谱:头部企业技术突破路径
低空经济主要包括小型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由于由电极驱动,因此对于材料轻量化有着更高的要求。碳纤维具有质量轻、高强高模、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使之成为低空飞行器制造的首选材料,能赋予飞行器更好的综合性能以及更低的能耗。以eVTOL为例,eVTOL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占比通常高达70%,包括结构部件、推进系统,横梁、座椅结构等内部结构,以及电池系统、航空电子设备等方面。
当前国内轻量化材料企业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
中复神鹰:国内最大碳纤维供应商,T700级产品市占率65%,主供商飞C919复材部件
光威复材: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参与制定三项国家航空材料标准
中研股份:全球第四大PEEK生产商,打破Victrex技术垄断,产品通过波音认证
新瀚新材:全球最大PEEK中间体供应商,DFBP产品全球市占率72%
沃特股份:实现PEEK全流程国产化,获特斯拉Optimus电机壳体订单
吉林化纤:建成国内首条千吨级T800碳纤维产线,2025年复材产能规划1.5万吨
深圳科瑞沃:交联聚苯乙烯材料市占率国内领先,产品用于无人机结构件和军工雷达组件
产业变革正在形成正向循环:材料成本下降催生新应用场景,装机量增长反哺技术迭代,最终构建"材料突破-装备升级-标准输出"的产业闭环。这场静默的技术攻坚,不仅推动国产材料自给率从2019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58%,更在适航标准制定、检测认证体系等维度争夺全球话语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企业年报、公开招股书、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