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拓复合材料是国内首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上浆剂配方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其通过纳米级技术突破,自主研发水溶性上浆剂,成功攻克了热塑性材料改性的“全温区适配”难题,使碳纤维短切颗粒在500℃内的工况温度中仍能保持优异的界面结合力。“传统耐高温上浆剂配方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我们花了3年时间,做了500多次配方试验,终于让国产材料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总经理王冲介绍,其智能化调配系统拥有12项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不仅打破了进口依赖,更实现了从航空级高端制品到民用改性材料的全场景覆盖。
凭借高强度(拉伸强度≥4500MPa)与良好分散性,增拓的集束短切碳纤维颗粒正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香饽饽”,国内70%的注塑无人机风叶制造商和超40%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厂商都选用了增拓的产品。随着低空经济规划落地,搭载增拓材料的无人机已应用于智慧城市巡检、农业植保等领域;新能源汽车部件则通过减重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近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技术团队正在质量检测中心与生产线上忙碌。这家扎根苏北县域的科技企业,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碳纤维短切材料的空白,更创造了上百个上下游就业岗位。“我们的上浆剂配方就像材料的‘基因密码’,决定了碳纤维在不同基材中的性能表现。”总经理王冲展示着刚下生产线的导电级碳纤维颗粒样品,这些碳纤维颗粒,将被应用于5G设备的电磁屏蔽部件中,解决高密度集成电路的信号干扰难题。
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生产,增拓坚持每年投入超10%营收用于研发。企业技术中心里,智能配色系统正在调试新一代耐高温上浆剂,目标直指航空航天用聚酰亚胺基材改性领域。“我们不仅要做国内领先,更要深度参与全球热塑复合材料产业链竞争。”王冲透露,公司二期扩产计划已启动,建成后年产能将达1500吨,并计划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高性能纤维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