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嘉宾
Guest speaker

邱东海
浙江世墨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邱东海,博士,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研究生导师,永康市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评审专家。获得法国国立应用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技术、基于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多模态信息融合康复系统,承担和参与多项重点研发项目及横向课题项目,学术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评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24年度十佳工业设计师、光荣浙商-温暖者、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第19届杭州亚运会火炬手与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Top30。
报告题目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轻量化轮椅/代步车领域的市场前景与创新应用
报告大纲
- 碳纤维在移动辅具中的市场与核心价值
- 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功能部件拓展
- 材料工艺创新应用与技术路径
- 轻量化与智能化传感集成的战略建议
公司简介
浙江世墨科技有限公司是永康市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全面的碳纤维成型设备与碳纤维康复器械生产方案,可以实现碳纤产品裁切、卷料、成型、机加、喷涂的柔性一体化生产。项目产品囊括超轻电动轮椅、代步车、助行器和户外产品等碳纤部件。后续致力于打造国内可回收碳纤复合材料创新应用,产品具备空间自修复与易于回收特性,可有效解决材料的循环利用与环境污染问题。公司团队获得评浙江省级领军人才企业、省级医疗器械众创空间、浙江省十佳工业设计机构。公司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碳纤维产品提供商与孵化平台,打造医疗康复器械与户外出行相关产品与套件,致力于在轻量化工程与创新设计的交汇处打破边界,为健康出行提供卓越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关于研讨会
Regarding the seminar
各有关单位:
从市场数据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良好态势。相关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2万亿元,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也已增至361项。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共同勾勒出产业升级的清晰路径,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材料科学的持续突破,碳纤维凭借其高强度、轻量化、X射线高透射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涵盖诊断设备、植入性医疗器械、康复辅助设备等多个领域。为满足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求,碳纤维将朝着更高强度、更高模量及更优生物相容性的方向发展。通过材料改性、优化复合工艺、精准调控微观结构等措施,其强度、韧性、生物活性等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人体复杂生理环境及长期使用的需求。玻璃纤维因其成本低廉、良好生物相容性、优异绝缘性及易加工等特点,在医疗行业中主要用于医疗设备结构与外壳部件、医疗防护装备及手术器械与微创设备等领域。
复材网作为深耕复合材料行业的综合性媒体服务平台,始终致力于推动复合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基于“第3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ICMD)的影响力,复材网联合国药励展决定于9月26日下午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广交会展馆 19.2馆会议室)举行“2025医疗领域与复合材料创新应用发展研讨会”。诚邀国内外医疗与复合材料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行业同仁莅临大会,共谋医疗领域复材新未来!
参会时间:2025年9月26日下午14:30-17:30
参会地址: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广交会展馆 19.2馆会议室)
主办单位:复材网·国药励展
日程安排
Schedule


第3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
ICMD









报告嘉宾
Guest speaker

王建文
佛山市顺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部经理/结构工程师
【报告题目】
复合吸震材料在辅具中的应用
【报告大纲】
- 简单概述复合吸震材料
- 复合吸震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优势
- 复合吸震材料在医疗辅具中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 复合吸震材料与医疗辅具应用结合的前景与趋势

龚石金
东莞市协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报告题目】
碳纤维在医疗器械中的创新应用
【报告大纲】
- 简单概述碳纤维
- 碳纤维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优势
- 碳纤维医疗器械的具体应用场景
- 分享碳纤维医疗器械案例
- 碳纤维医疗器械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白振宇
东莞市协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报告题目】
重塑医疗边界:长盛科技碳纤维驱动高端医疗设备轻量化升级创新应用
【报告大纲】
- 在高端医疗影像、放疗、手术机器人及移动诊疗设备迅猛迭代的时代,重量与精度正成为决定临床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双极限”。长盛科技依托高性能碳纤维核心技术积累,以碳纤维为支点,正在撬动一场从“材料极限”到“临床极限”的系统性变革,首次全景式披露长盛科技如何把航空级碳纤维技术下沉至医疗场景,极致轻量化让MRI端盖、移动DR支架等部件减重 35-55 %,便于移动式、便携式和急救场景的快速部署,共同把“更轻”转化为“更快诊断”,把“更强”转化为“更准治疗”,在全球医疗科技竞逐中,以中国碳纤维方案重新定义“安全、精准、可持续”的新边界。
在高端医疗影像、放疗、手术机器人及移动诊疗设备迅猛迭代的时代,重量与精度正成为决定临床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双极限”。长盛科技依托高性能碳纤维核心技术积累,以碳纤维为支点,正在撬动一场从“材料极限”到“临床极限”的系统性变革,首次全景式披露长盛科技如何把航空级碳纤维技术下沉至医疗场景,极致轻量化让MRI端盖、移动DR支架等部件减重 35-55 %,便于移动式、便携式和急救场景的快速部署,共同把“更轻”转化为“更快诊断”,把“更强”转化为“更准治疗”,在全球医疗科技竞逐中,以中国碳纤维方案重新定义“安全、精准、可持续”的新边界。

严 兵
常州碳辉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报告题目】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尝试及展望
【报告大纲】
- 分享多年的医疗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实践:优势和必然
- 当前实践中的关键瓶颈:技术与落地难题
- 未来发展的核心突破方向:技术升级路径
- 行业前景展望:跨领域价值延伸
相关收费事宜
Related fee matters
■报名参会:非会员:1000元/人;复材网会员单位免费参会,医疗终端用户免费参会。
■ 会务费请按要求提前汇入指定账户,并电话通知会务组,会务组统一开具发票。
■ 会务组汇款信息:
收款名称:复材网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三八路分理处
账 号:1612070209200149194
行 号:102468000031
■ 会务组联系方式:
于珍:186 5346 3667

复材网会议.往届回顾
Composite Network Conference Past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