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规划》,北京将聚焦“三链”融合,加速培育高精尖产业新动能,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布局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设备研制,释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动能,提升创新链、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深度支撑具有都特色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提升重点区域创新格局,辐射带动高质量发展,推动航空发动机、航空复合材料、机载航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发展地理信息、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等高技术服务。
聚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和智能装备等,加大产业前沿及底层正向研发技术支持力度,形成“北京智造”品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策源地。无人机领域重点研究仿生飞行、多栖跨介质飞行、临近空间飞行、新能源高效动力与能量管理、动态场景感知与自主避让、群体作业与异构协同等关键技术。智能装备领域面向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数控加工等行业,聚焦通用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黑灯工厂”以及协同制造等重点方向,推动高性能敏感器件、模拟芯片、数据融合、设备互联互通、工艺流程优化与控制等底层关键技术突破,以及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系统协同控制等共性技术集成创新。
加强“三城一区”协同联动和引领带动,丰台区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强化创新研发功能,打造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大兴区聚焦高端制造和医药健康领域,依托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建设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打造南部“先进智造”主阵地;房山区聚焦智能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石墨烯、新型显示材料等,打造“先进智造”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延庆区推动无人机与5G技术融合,拓展无人机运行场景与产业发展,推动体育科技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体育科技产业等。
航空航天领域发展,从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火箭和卫星互联网等方面加快技术研发,支撑“南箭北星”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建设。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火箭方面突破火箭垂直回收技术、200吨级深度变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新型一体化电气系统综合控制技术、轻量化贮箱设计制造技术。卫星互联网方面立足卫星网络与5G网络融合,突破星地异构网络互联、大容量多信关站协同组网、链路覆盖增强、频谱感知干扰规避、星地资源动态实时分配等关键技术,实现卫星网络与5G网络、地面设备和运营服务的接入融合、承载融合、终端融合、应用融合,在地球-近地-深空维度上逐步拓展空天技术重大创新,重点围绕空间探测、先进遥感、导航定位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源:北京市政府;星空通航综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