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复合材料  碳纤维  预浸料  玻璃  价格    直径  热塑  产能  玻璃纤维 

光伏制氢或是未来能源解决方案之一

   日期:2022-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浏览:371    评论:0    
核心提示:新能源无疑是当下中国投资和创业的一块热土。近日,在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产学研界的代表围绕双碳和新能源话题分享
  新能源无疑是当下投资和创业的一块热土。近日,在EmTech China新兴科技峰会上,产学研界的代表围绕双碳和新能源话题分享了各自对行业的思考和见解。
 
红杉投资合伙人、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提出,“碳中和的本质是让人类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而这其中,“数字化和碳中和存在融合的想象空间……数字化使得能源低碳技术提速,推动能量成本下降和环境影响减少”。
 
李俊峰认为,碳中和是为改变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先要解决能源的清洁化,然后解决低碳化,后实现智能化,能为万物互联的时代提供清洁、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能源,“比方说光伏发电、海上风电以及数字化推动能源到能量的过程,这些都有赖于技术进步”。
 
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碳中和、碳达峰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新能源革命,这其中有五大特点,先是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特别是光能、风电大规模应用;二是能源由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推动建筑成为微型发电;三是利用氢气和电池等技术存储;四是要发展电能的互联网络;后是电动汽车成为用能、储能和回馈能源的终端,而以上变革,都依赖于技术创新。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新能源发展现在面临三个挑战:发电成本、储存成本、系统协同成本。这其中,“成本的下降,提升规模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一定是要靠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升级或者是颠覆、迭代。”
 
在能源形态上,钱晶也给出了另一种思考,“未来真正的能源长什么样?光伏和氢,尤其绿氢是很好的方案,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减碳问题”。
 
钱晶认为,可再生能源制氢,现在比较成熟和主流的技术之一是电解水制氢,其包括两种:一种目前用的多是碱性制氢,但问题是占地面积很大、效率较低、耗能较高,关键的一点是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性较差,“目前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氢,需要用另一种方案——光制氢。”钱晶提出,光制氢技术的特点就是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耗能少,且和风光间歇式的可再生能源耦合性非常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5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FRP.VIP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