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制件的机械性能往往低于传统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这是由于在打印过程中出现大量空隙,且微珠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人已经提出了一些技术,例如真空条件下的3D打印,3D打印期间的热处理、后处理退火,以及3D打印过程中的压实等技术。通过上述技术,3D打印过程中的压实有可能在不进行后处理的情况下大幅提高3D打印产品的机械性能。尽管压实辊或压紧头已被用于自动铺带制造,但是与3D打印应用相关的研究报告还比较少。
针对3D打印过程中缺陷较多的问题,日本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热压辊技术,以减少空隙并提高3D打印产品中微珠之间的粘附力,其设备结构与成形原理如下图1所示。与传统的3D打印(3DP)相比,这种3D打印方法被称为3D压实打印(3DCP)。该团队分别通过3DCP和3DP技术制备了单向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CFRTP)试样,对其拉伸和弯曲性能进行了研究。随后对3DP试样进行热压成型后处理,并与3DCP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在3D打印过程中,热压处理提高了CFRTP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可以取得与热压成型后处理相同的效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试样中的空隙进行观察,证实了热压实降低了空隙含量。结合各项实验结果综合表明,3DCP在结构用CFRTP零件制造方面优于传统熔丝制造技术(FFF)。
我国碳纤维产业布局
国产T700、T800级碳纤维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性能接近日本东丽同类水平。
0评论2025-09-27195
卡涞科技携手旭化成,破局动力电池安全技术
卡涞科技发布Coleitec SafePack电池箱体新产品,以复合技术为核心,应对2026年即将实施的动力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旭化
0评论2025-09-2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