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复合材料在高铁上留下了哪些秘密机关?

2019-12-21 14:378940
   铁路系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出行的主要选择,高速、安全、舒适成为当今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点,减轻动车组车辆自重、提高动车组速度是铁路工业发展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有一种材料被应用到了高铁列车的大大小小许多部件中,你知道是哪种材料吗?
 
  那就是复合材料!
 
  说到复合材料在铁路部件中的应用,就不得不说, 复合材料在列车上的应用分类了!
 
  复合材料在列车上的应用按承力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类:复合材料非主承力件和复合材料主承力件。顾名思义,主承力件即为主要要承担列车力的部件;非主承力件的主要功能就不是承担力啦!其详细分类如下图所示:
 
  先,我们来了解复合材料 在非承力件中的应用,为了高速铁路的发展各个不约而同换上了复合材料非承力件。
 
  日本 新干线使用的高速客车中,玻璃纤维增强素料(GFRP)复合材料主要使用在车窗内饰框、洗漱间、厕所、小便池、水箱、集便箱、车前头盖板、双层客车两端车顶板、空调风道的天花板以及餐车空调盖板的侧天花板等部位。
 

 
  为减少受电弓周围的空气动力噪声,在车顶上安装的受电弓罩也是采用GFRP材料制造。200系东北、上越新干线客车采用蜂窝夹层材料制造地板、中间间壁门等。
 
  法国 TGV高速列车也大量采用纤维增强塑料(FRP)制造地板、墙板、门窗框架、座椅和车门等。采用FRP制造这些构件,除重量轻外,还具有易于设计、减轻维修作业,以及可采用整体成型降低成本等优点。
 

 
  此外,厕所用玻璃钢地板,整体卫生间在国外已较普及,既解决腐蚀问题,又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
 
  意大利 ETR500型高速列车上,所有的内部结构边墙、天花板和行李舱都使用了高比刚度复合材料夹层板——两层Tedlar聚氟乙烯塑料薄层中夹有Nomex蜂窝芯材玻纤酚醛层压板;欧洲之星列车也使用酚醛蜂窝板做其内部结构件。
 

 
  英国 的铁路部门通过试验后发现,选择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做受电弓头,其性能非常令人满意。近年来,复合材料还被用做抗冲击部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试验结果。
 
  复合材料在主承力件上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复合材料在主承力件上面的应用!
 
  列车司机室、车体和转向架构架等作为列车的大型承力构件,在整车结构重量中占有较大比例,车体部分自重占车辆自重的15%~35%,转向架占车辆自重的25%~35%。因此,这些部分是应用复合材料材料的主要研究领域。
 
  高速列车的司机室
 
 

司机室
 
  高速列车的司机室前端外形要制成鼻状形,既要轻量化,又要耐冲击,在此FRP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英国的125型机车司机室的前端是用层压的FRP板包覆聚氨酯泡沫芯构成夹层结构,比钢制件轻30%~35%,并可耐0.9Kg重方钢块以300Km/h速度的冲击;意大利ETR500高速动力车头部采用Kevlar纤维和环氧树脂模压成型,其刚性和抗冲击性良好,列车高速度达300Km/h。
 
  复合材料车顶
 
 

车顶
 
  复合材料在车顶盖上的应用能降低车辆的重心,增加车体运行的稳定性。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与东日本客运铁道公司合作,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制成高速列车车顶,该CFRP车顶通过胶粘与铝合金框架相连,然后再通过焊接与车体上铝合金侧壁连在一起。试验表明,采用这种车顶的车体具有较高的气密强度和较低的重心,而且每节车厢减轻约300~500Kg。
 
  复合材料车体
 

3D车体
 
  车体的按工艺不同分为两种:
 
  1、将厚为2.1mm曲面板与纵梁制成一体,将拉挤成型的CFRP外板铆接在铝合金框架上,试制车体长6000mm,宽3300mm,高3290mm,重量为680Kg。
 
  2、热压成型制成长1000mm,宽3320mm高3300mm的两个半圆形车体,然后互相铆接在一起,较之铝合金车体重量减轻30%。
 
  复合材料转向架

转向架
 
  机车车辆的转向架是支承车体、保证列车平稳运行的重要部件,其构架是对强度和耐疲劳性能要求特别高的大型承载构件,德国AEG和MBB公司就在联邦研究技术部的支持下,研制出上台复合材料构架的转向架,型号为HLD-E,设计速度200Km/h。继德国之后,日本也试制成功CFRP转向架构架,构架自重为0.3t,比普通钢制构架减轻了70%,该构架侧梁为CFRP层压材料叠层结构,板厚16.4mm,横梁采用缠绕成型,高设计速度160Km/h。
 
  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中正在应用慢慢渗透,随着科技发展高铁很可能实现“复合材料全车化”!复合材料的发展还会带给大家哪些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传感器-用于下一代复材制造
在追求可持续性的过程中,传感器正在减少周期时间、能源使用和浪费,实现闭环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并增加知识,为智能制造和结构开辟新的可能性。

0评论2025-07-19128

减重30%!碳纤维电池上盖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电池上盖作为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备

0评论2025-07-19161

考特斯大容量储氢内衬挤吹成型技术,推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发展
特斯吹塑成型专家团队采用挤吹成型技术,成功生产出用于氢压力容器的大容量聚酰胺内衬。该内衬长2m多,直径约500mm,容量320L。这标志着采用吹塑成型技术生产如此大尺寸储氢容器内衬的首次成功实现,展现了该技术在制造大型、高性能储氢部件方面的潜力,为开发更具成本效益的大容量储氢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对推动氢能应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0评论2025-07-16152

新型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问世:旨在填补CFRP与CMC之间的性能空白
Pyromeral公司最新推出PyroKarb、PyroSic和PyroXide系列材料,并提供PyroXide丝束预浸带形态,适用于热防护罩、排气管道、雷达罩及其他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部件。

0评论2025-07-09148

电动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动力电池壳体:关键技术开发与性能验证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轻量化设计已成为提升车辆续航能力、降低能耗的核心技术之一。传统金属材料因密度高、成型工艺复杂等局限性,逐渐被复合材料替代。本文从材料选型、结构设计、成型工艺及性能验证四个维度,系统探讨轻量化复合材料动力电池壳体的关键技术突破。

0评论2025-07-03133

新一代飞机的关键材料——碳纤维高模量生产技术研发已全面启动
2025年6月11日,日本新能源及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在“飞机用创新复合材料通用平台技术开发项目”中,选定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高速量产技术的新研发项目。

0评论2025-07-01199

MFFD 左侧筒体焊接
CO2激光焊接。为了实现左机身连接的激光焊接工艺,沿两个壳体的纵向边缘分层放置了长达4.5米的薄CFRTP对接带。上下壳体蒙皮连接处,采用阶梯式外形,以容纳对接带。Fraunhofer在LPA项目“对接带集成技术开发与模具设计、验证、主要部件装配和操作实施”(BUSTI)中开发了所有皮带进料、定位和封边的解决方案。

0评论2025-06-12174

吊舱设计、制造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地面测试解决方案公司(GTS)分享了用于测试喷气式和直升机发动机的复合材料吊舱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总部

0评论2025-05-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