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9年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5G时代脚步日接近或带动电子级玻纤需求

2019-12-21 14:388950
 玻璃纤维产品性能优异使用范围广

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其具有重量轻、高强度、高模量、线膨胀系数小、导电性好、质地柔软、可加工性强等物理性能,同时兼备优秀的化学性能性能,对一般有机溶剂、酸、碱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蚀性好,完全不存在生锈的问题。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碳纤维在密度低、拉伸强度高,拉伸模量高的特点。而玻璃纤维这是密度低,拉伸强度仅次于碳纤维。

玻璃纤维产品市场分析

先,从数据来看,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09-2018年玻璃纤维产量及产量占比都维持上升趋势,2018年玻璃纤维产量为770万吨,其中产量占比达到58.4%。

2009-2018年玻璃纤维产量维持上升趋势,2017年,玻纤行业迎来池窑项目建设热潮,在协会积极协调和骨干企业的带头引领下,行业产能扩张有序。2017年全行业实现玻璃纤维纱总产量408万吨,同比增长12.7%。2018年全行业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同比增长10.3%。随着环保及安监督察力度的加大,下游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和应用趋于规范,其对于陶土及坩埚球法拉丝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无碱及高性能玻纤需求稳步增长。与此同时,热塑纱、电子纱等产品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部分市场供求趋紧。

在消费方面,玻纤产品为基础材料,与下游行业关联度较强,进一步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众多产业。其应用领域覆盖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环保风电等领域。另外,电子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家电、汽车的电子化和智能化都在带动电子级玻纤需求增加。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已经启动,5G时代脚步日已接近,将会带动电子级玻纤的旺盛需求。

2009-2018年玻璃纤维表观消费量维持上升趋势,2018年玻璃纤维表观消费量为316万吨,较2017年增加11.7%。

2018年巨石产能为172万吨,占产能市场份额的22%,泰山玻纤产能为90万吨,占产能市场份额11%。从供给的情况来看,具体到公司产能,2018年CR5产能占比达到64%,整体行业呈现出寡头竞争格局。近年来国外生产商的产能扩张基本停止,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是生产成本较高的劣势亦较为明显。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玻璃纤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传感器-用于下一代复材制造
在追求可持续性的过程中,传感器正在减少周期时间、能源使用和浪费,实现闭环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并增加知识,为智能制造和结构开辟新的可能性。

0评论2025-07-19128

减重30%!碳纤维电池上盖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电池上盖作为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备

0评论2025-07-19161

考特斯大容量储氢内衬挤吹成型技术,推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发展
特斯吹塑成型专家团队采用挤吹成型技术,成功生产出用于氢压力容器的大容量聚酰胺内衬。该内衬长2m多,直径约500mm,容量320L。这标志着采用吹塑成型技术生产如此大尺寸储氢容器内衬的首次成功实现,展现了该技术在制造大型、高性能储氢部件方面的潜力,为开发更具成本效益的大容量储氢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对推动氢能应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0评论2025-07-16152

新型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问世:旨在填补CFRP与CMC之间的性能空白
Pyromeral公司最新推出PyroKarb、PyroSic和PyroXide系列材料,并提供PyroXide丝束预浸带形态,适用于热防护罩、排气管道、雷达罩及其他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部件。

0评论2025-07-09148

电动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动力电池壳体:关键技术开发与性能验证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轻量化设计已成为提升车辆续航能力、降低能耗的核心技术之一。传统金属材料因密度高、成型工艺复杂等局限性,逐渐被复合材料替代。本文从材料选型、结构设计、成型工艺及性能验证四个维度,系统探讨轻量化复合材料动力电池壳体的关键技术突破。

0评论2025-07-03133

新一代飞机的关键材料——碳纤维高模量生产技术研发已全面启动
2025年6月11日,日本新能源及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在“飞机用创新复合材料通用平台技术开发项目”中,选定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高速量产技术的新研发项目。

0评论2025-07-01199

MFFD 左侧筒体焊接
CO2激光焊接。为了实现左机身连接的激光焊接工艺,沿两个壳体的纵向边缘分层放置了长达4.5米的薄CFRTP对接带。上下壳体蒙皮连接处,采用阶梯式外形,以容纳对接带。Fraunhofer在LPA项目“对接带集成技术开发与模具设计、验证、主要部件装配和操作实施”(BUSTI)中开发了所有皮带进料、定位和封边的解决方案。

0评论2025-06-12174

吊舱设计、制造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地面测试解决方案公司(GTS)分享了用于测试喷气式和直升机发动机的复合材料吊舱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总部

0评论2025-05-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