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22年海上风电开工规模将超5GW

2021-11-27 16:122470
 2021年抢装、2022年平价,紧迫的降本压力是我国海上风电正在经历的“阵痛”。但顽强如企业,这些经历大的价值在于,使得身处其中的企业在压力中窥见机遇、在契机中寻求到突破。
作者:冉小冉
  
2021年的抢装暴露了我国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的短板——船机装备不足、大兆瓦机组吊装、深远海施工能力欠缺等问题。“海上风电是我国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长远来看,我们对海上风电持乐观态度,而且经过这一轮历练,企业将更加以坚韧的态度和持续创新的理念投入到产业建设中去,构建双碳目标下的海上力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与环境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刘玉飞对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说。
  
1、海上风电仍面临挑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抢装阶段的短板也非一日而成。我国海上风电执行“标杆+补贴电价”模式,彼时依照电力“十三五”规划,海上风电在2020年的装机目标是5GW,截止2019年底,我国海上风电产业以5.9GW装机容量初具规模,但产业链并没有做好应对行业爆发增长的准备。
  “在新的电价政策下,2021年的抢装无论对整个产业链,还是建设秩序都带来了很大压力。”刘玉飞指出,从当前来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瓶颈亟待突破。2021年7月之前,风电整机、基础、管桩导管架、海缆等设备的产能压力极大,这个现象虽在三季度时有所缓解,但产能不均造成大部分设备集中在下半年安装,对施工船机的分配造成很大压力。
  同时,施工船机的租赁价格急速攀升——打桩、吊装、施工船翻了两倍有余、海缆敷设船价格甚至已达抢装前的四倍。价格的不可控直接导致一些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投资收益率水平。
  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难题是——资源不匹配现象加剧。
  何为资源不匹配?举个例子,由于产能短缺,或天气不可控,原计划吊装的设备无法按时运输到项目现场,施工船机不得不滞留现场等待;另一方面,设备已运抵现场,施工船机却因为天气等原因无法按计划施工作业。
  “供应链不通畅,会造成运输、施工等关键环节无法有效衔接,出现‘两头等待、两头浪费’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抢装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全行业反思的问题。”刘玉飞坦言。
  第二个挑战则来自于大兆瓦机组对施工装备、施工能力的严苛要求。
  我国50-70米水深的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达5亿千瓦,随着海上风电逐步走向深远海,40米以上水深成为大型海上风电施工船机的能力标准之一。
  而且,随着国内头部整机企业纷纷发布8MW-16MW的海上机组设备,意味着在平价发展的进程中,深远海、大兆瓦已经成为海上风电在“十四五”阶段的主要攻坚目标。
  但事实上,目前能同时满足40米以上水深、10MW以上风机吊装能力的船机屈指可数,这无疑对施工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2、应对挑战,华电破局
  作为华电集团的工程技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华电重工在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与创新发展上始终处于上升通道。
  目前,华电重工拥有“华电1001”、“振江”号,“华电中集02”自升式风机安装平台和“华电博强01”,“华电博强02”坐底式风机安装船;“华电中集01”半潜式风机基础施工船,IHC3600打桩锤等重要船机资源,形成了涵盖打桩、基础安装、风机运输吊装在内的完备施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电中集01”号已于6月完成了揭阳神泉一海上风电场项目根单桩沉桩作业,实现了半潜式重吊平台在国内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的战告捷。
  “面对愈加严苛的发展要求,企业面临着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加快提高施工能力的紧迫需求。目前华电重工也正在根据产业需求,与设计院、主机厂商紧密配合,探索提高施工装备能力的创新性方案。”刘玉飞指出。
  在2020年以来的建设热潮中,华电重工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助力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300MW示范项目、电投滨海南H3项目、华电福清海坛海峡项目并网投产;华能射阳海上南区300MW项目、盐城国能大丰H5项目、国电投揭阳神泉一项目施工结束;浙江华电台州玉环一期项目、山东半岛南3号等项目均在有序建设中。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了解,华电重工分别在曹妃甸、天津、武汉和郑州设立4个制造基地,并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郑州成立四个设计、研发技术中心,全方位提高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与施工能力,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华电力量。
  
3、助海上风电平价
  近期两个海上机组投标价格的大幅降价和个平价海上项目的开工,拉开了2021年海上风电的平价发展的序幕。但面对无补贴电价,2022年的海上风电还能持续当前的热潮吗?
  今年6月,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自2022年起的三年内,对符合条件的海上风电开发项目提供部分补贴,推动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度。
  “行业预计2022年广东省的部分项目将具备开工条件。揭阳、汕头,阳江青洲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在积极推进,山东、浙江海域的规划项目加快了开工的进程,江苏省竞配方案出台,项目落地的进展也在加快。这些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届时如能顺利启动,那么2022年开工项目装机容量可达到500万千瓦。”刘玉飞表示,在这些积极信号的释放下,行业2022年的市场前景还是相对乐观的。
  同时刘玉飞也表示,针对海上风电的平价发展以及深远海、大兆瓦趋势,华电重工也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施工能力、运维能力,并探索围绕“风电+”理念拓展业务。
  在今年风展期间,华电重工携“智能化基础防冲刷方案”亮相,展示了基于新材料、新工艺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在江苏某项目应用,效果获得业主好评。
  同时,华电重工也将继续探索海上风电与多种能源耦合发展的可能,如海上风电制氢、海上风电养殖等,进一步扩大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空间,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及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贡献一份华电力量。
  编者按:11月19日,三峡能源发布“昌邑莱州湾一期(3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招标”公告,这是2021年第三个国内开启海上风电招标的项目。
  就在不久之前,明阳智能开启了“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项目”的风电机组招标,该项目装机505.2MW,以水深超40米、2台16.6MW机型获业内瞩目。
  11月8日,粤电力发布公告称,决定投资建设粤电阳江青洲一海上风电场项目和粤电阳江青洲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合计100万千瓦。
  再加上前期开标的中广核象山涂茨280MW项目、华润电力苍南400MW项目,已开工中广核甲子一项目,这些已招标的海上风电容量已达2GW。
  此外,业内有消息称,中广核甲子二,以及三峡青州五、六、七项目也有望于2022年开工,如此看来,2022年海上风电值得期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0 米长的 “再生纤维” 破局!旭化成电解技术攻克碳纤维回收难题,车载废料变高端材料
9月18日,日本旭化成宣布开发出连续碳纤维回收新技术--通过电解硫酸工艺,从车载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中无损分离树脂与纤

0评论2025-10-11107

【参展跟团】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
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名称:2026法国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 2026)展会时间:2026年3月10日-12日展会地点:巴

0评论2025-10-10125

甘肃纳塔万吨级碳纤维项目迎来重大进展
双节期间,在张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省首个万吨级碳纤维项目甘肃纳塔新材料有限公司万吨级碳纤维建设项目现场,依然是一片紧张

0评论2025-10-10124

后刹车导管轮罩!采用生物基树脂+碳纤维新型复合材料
近日,梅赛德斯车队在乔治拉塞尔(第二名)驾驶的W16赛车上,首次将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后刹车导管轮罩。这一部件在复杂空

0评论2025-10-10115

碳纤维复合材料船舶:一场以轻盈驶向未来的绿色革命
近年来,高端船舶制造材料领域迎来了一位新成员碳纤维复合材料船舶。我们习以为常的水上出行、水上文旅的场景中,已经有一批船舶

0评论2025-10-10126

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山东造”碳纤维托举全球最大货运无人机
近日,白鲸航线传来重磅消息:全球最大无人货运机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完成首飞。这款在珠海航展上一经亮相

0评论2025-10-09120

【碳纤黑科技】仰望U9,极速背后的“轻量化王牌”
近日,仰望U9 Xtreme以496.22公里/小时的极速斩获全球最快量产车认证,在纽北赛道创下6分59秒157的纯电超跑圈速纪录,奇德新材衷

0评论2025-09-28186

【低空经济】聚焦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机身!Plana eVTOL 获 Vonaer 大额订单,夯实认证与市场准入基础
韩国先进空中交通(AAM)企业 Vonaer 公司将采购 20 架混合电力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0,此举将加速 Plana 公司在认证、融资及市场

0评论2025-09-28134

2026年3月 | 法国JEC WORLD展览会:复材网与您共赴复合材料行业盛会
JEC: 用复合材料连接世界法国巴黎复合材料展览会(JEC World),自 1963 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 60 届(截至 2025 年),凭借逾六

0评论2025-09-27145

我国碳纤维产业布局
国产T700、T800级碳纤维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性能接近日本东丽同类水平。

0评论2025-09-27199